精益流程制造的概念与内涵
精益流程制造的概念与内涵
精益制造是满足市场需求多元化运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人作用为根本整体优化、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经营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
它既是一种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制造就是追求完美和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地追求七个“零"(“零”转产工时浪费,“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停滞,“零”灾害)的终极目标
精益制造的核心内容是在强大的生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化思想、看板方式、提案制度、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化生产(JIT)、柔性生产等手段来达到削减库存、节省人力、消除一切浪费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生产制造策略。
精益制造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增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
按照浪费的性质,可分为生产过程的浪费和职能部门的浪费两大类。生产过程的浪费有七种:(1)过量制造的浪费;(2)加工本身的浪费;(3)制造次品的浪费;(4)待工的浪费;(5)库存的浪费;(6)运输的浪费;(7)动作的浪费。职能部门的浪费有四种:(1)管理方式的落后;(2)互相不配合、不协调;(3)各自为政,造成内耗拖拉和扯皮;(4)管理讲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浪费是给企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的根源按照精益思想都必须予以彻底消除
精益制造的关键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进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
质量是一个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精益制造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则: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反方向追踪出现的错误,直到查出最终的原因。然后,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法,以永不再发生。每位员工对缺陷的检查、修复和预防都负有责任。精益制造整个体系的关键是将质量控制融入每项任务之中,而不是将质量控制推到生产过程的最后
实践证明精益制造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效的、最灵活的和最具质量保障的制造模式是日本制造业腾飞和美国重获制造优势的秘诀。在我国企业界也普遍存在组织结构臃肿、非生产人员过多、库存储备超量等大批量生产方式的通病和顽症,因此要治理好单品种大量生产方式的这种“肥胖症”,必须依照精益制造方式这个“药方”来为企业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