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行政管理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其发表的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中名列第一。其中,世界彩电约四成在中国生产;世界上的复印机约六成在中国生产。贴牌生产(OEM)的方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外贸政策,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逐步调整,轻纺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完全走向了国际市场,轻重工业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其中90年代以来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4%。工业增长速度比GDP增速快了将近一倍。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37%提高到了2001年的44%,这表明我国工业化的步伐仍在加快。尽管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重化工业化加速的阶段。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工业可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类),近三年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占86%。
中国现有24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70%以上都是制造业;而在3000多万个体商户老板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进入制造业;社会不同阶层对企业管理背后的奥秘感兴趣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产品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然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以职能式管理为主,流程式管理欠缺,精益生产更是努力的目标。以流程为核心的制造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管理者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进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21世纪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本课程从制造业企业管理流程谈起,进而全面揭示当今制造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努力提升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
当代制造业主要特点
企业方方面面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特征,从企业的标准化的内容来看,首先是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而且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从流程作业标准化来看,包括通用的流程、互换性生产以及柔性生产。
在当代企业中,流程的标准化方兴未艾,还有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复制以及盈利模式的复制等也在大量进行,从麦当劳、肯德基到一些制造业,管理模式可以复制,盈利模式也可以复制,这都显示了一个最大的特征——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现代工业的特征之一。
企业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
◆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特征
◆ 生产作业标准化
◆ 流程标准化
◆ 管理标准化
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从制造业来看,现在都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与内外都有流量的交换,这个流量往往是指资源,包括物资、时间、财力、人力几大流的流动。现在的企业一般都会作为一个开发系统,寻找合适的市场、最佳的配置资源,兼并重组,以尽快达到战略的预期。
企业管理的系统化表现有两个方面,分别为:
◆ 非单一考虑职能问题
◆ 把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寻找适合市场的最佳资源配置
企业的流程化管理
在一个非常注重职能作用的部门,各职能之间必然存在接口,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这样的接口会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就会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或者大家都进行管理,或者大家都不管。
现在,在很多企业中出现了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趋势,所谓流程管理,就是以某一产品或服务为核心来组织资源,从产品的源头到产品制造结束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模糊了职能的概念。
生产流水线就是典型的流程管理,这种管理已经打破了职能的界限,而把职能的部门下放到了生产线上的各方面,以此来保证产品能够从进到出顺利地完成,这样,企业的组织架构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在传统制造型企业中,层级化是非常明显的,而在现代的制造业中,层级化的组织结构慢慢趋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进到出都是围绕流程、围绕产品进行配置,组织架构层级越来越少,人员的角色也变得模糊,可能一人就担任几项工作,这是现代制造业的第三大特点。
企业的流程化管理主要包括:
◆ 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
◆ 从层级到扁平组织
◆ 从改进到精简到流程再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有信息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目的,从丰田公司的TPS生产模式到及时生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支持,这种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从MRP2到ERP系统管理,再到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可以说,信息技术支撑支持了企业资源共享、知识共享、信息快速传递的活动。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方面包括:
◆ 系统软件到管理平台
◆ 信息支撑到知识共享
◆ JUST-in-time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
何为系统
一般情况下,当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系统(System)的时候,对于系统的定义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巨大事物,第二是复杂事物,第三是具有耦合关系。如果同时具备这三大特点,就可以将这个事物称为系统。
系统定义的第三个条件是耦合关系,耦合是电工学名词,是指由很多零件、元器件组成的设备在反映到终端时,如果改变某一个参数,在终端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而哪些部门发生改变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样的系统就存在耦合关系。
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因果关系,也被称为线性关系;另外一类就是耦合关系,也被称为非线性关系。例如如果某企业有食堂,则该食堂的厨工和企业的产品关系就非常特殊,如果说这个食堂不属于企业,但明明是企业的工人在食堂吃饭之后再去车间工作,而如果说这个食堂是企业的一部分,可厨工的工作却没有直接反映在企业的产品上,这种关系就可以称为耦合关系。
系统的种类
系统包括三种,第一种是白箱系统,第二种是黑箱系统,白箱系统的特征是所有信息都暴露在外,外界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如果企业管理是一个白箱系统,所有的信息都暴露在外,任何人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企业家似乎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因此,白箱系统很少存在。
黑箱系统的特征是所有信息及业务都不暴露,只有打开系统后,才能看到系统中的信息。例如,飞机失事后一定要找到飞机上的黑匣子,飞机在行驶过程中,所有驾驶员的谈话和飞行记录都被记录在黑匣子里,找不到黑匣子就根本无法破译飞机发生事故的原因,这就是一个黑箱系统。这样的事情在企业管理中也非常少,如果信息全部隐藏,所有的事情都是靠猜测,对于事情的处理就会成为赌博性质。因此,黑箱系统也很少存在。
灰箱系统是介于白箱系统和黑箱系统中间的一种系统,它的特点是存在一定的暴露信息,但也有一部分信息没有透明化。灰箱系统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不对称,就是知道一部分信息,不知道另外一部分信息,要根据知道的部分信息去推测不知道的信息。企业管理往往要根据不确定的信息,根据经验、案例以及企业家的胆识,最后做出所谓正确的决定。因此,企业管理是一个灰箱系统。
◆白箱系统:所有信息暴露
◆黑箱系统;所有信息皆无
◆灰箱系统:信息不对称
企业管理是一个灰箱系统
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管理者,其领导水平、管理技能的高低,往往是通过灰箱判断的能力来得出的。
在企业界,人们常说“企业船大经得起风浪,企业船小好掉头”,这句话似乎正确,又似乎存在纰漏,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句话不正确的成分比较大。如果企业管理是一个灰箱系统,则企业的管理就与企业船大、船小没有关系,关键是船的掌控者在灰箱系统面前的判断能力是否正确,只有正确的观点才是这条“船”制胜的关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企业与小企业在市场上面对着同样的灰箱系统,企业管理者要在灰箱系统面前提高自己的判断未来、解决未来的能力,这才是核心问题。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