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现场的质量管理
工厂现场的质量管理
现场的质量管理(上)
为了减少变异,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标准,促使员工养成遵守纪律、遵循标准、不让不良品流到下一位顾客的习惯。生产现场中的大部分质量问题可以用现场——现物的原则,以低成本、常识性的方法来解决。
1.如何管理品质
重视制度,实行标准化
① 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
制定企业制度,不宜过于宽泛,应当将无关紧要、模糊不清的制度除去。
② 严格地按制度执行
一条制度的违反就意味着对所有制度的威胁,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每一条制度。
③ 违反标准制度,一律给予处罚
④ 对就标准制度提出问题的人给予奖励
一般情况下,只有优秀的员工才会对标准制度提出问题。对于员工对制度的意见,管理者应当及时给予反馈,如果制度确实存在问题,须及时加以改进,如果不能马上采纳,也应当向提出意见者做出解释。
重视执行
要提高执行力,应当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① 检查
② 考核
重视分析
碰到任何问题,都要动脑筋思考而不要想当然。例如,有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分析。
重视不断改善
重视改善的表现之一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重视教育训练
企业需要给员工培训制定一个最少时间,并要做到全员培训。
2.不良的来源——变异
变异来源之一是机器
管理机器的人,不仅要学会如何操作,还要注意机器的变化,例如切割机器刀具锋利度,冲压机冲程可能之变动,电镀处理液之变动,空压机气压之品质等等。而机器的保养主要依靠操作设备的人而不是修理机器的人。
变异来源之二是材料
材料变异包括供应厂商更换、材料﹙部件﹚替换、材料机械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变动、材料尺寸变动等等。
变异来源之三是方法
方法的变异包括流程之变更、作业方法之变更、工具和夹具不当等等。
企业需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方法,思考目前的方法是不是按照标准化的方法在进行?在按标准化方法操作过程中,能不能发现目前的方法存在什么问题,而发现问题后能否提出来改正。
变异来源之四是操作员
操作员的变异因素包括操作员熟练度、操作员习惯性、操作员有没有依照操作标准作业、操作员的体力与情绪、操作员的工作场所及使用工具等等。
① 操作员的熟练度
在员工流动性很大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考虑缩短一个生手过渡到一个熟手的时间。
② 操作员的习惯性
操作员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动作。对新员工来说,需要改掉以往的习惯动作,形成适应新的标准动作。
③ 操作员的操作标准
训练操作员的标准动作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这并不是浪费,一旦员工熟练掌握了操作标准,以后的工作速度就会成倍提高。
④ 操作员的体力和情绪
企业要注意尽量把工作设计得比较轻松,而不是延长加班时间,造成人的体力透支。此外,员工的情绪稳定与否也会极大地影响工作质量。
⑤ 操作人员的工作场所和使用工具
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不适宜,工具不好用,很容易出现工作上的问题。
变异来源之五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电源稳定度、水质稳定度、湿度、温度、空气粉尘、照明度、地板及工作场所清洁、工作场所物品的摆放等等。
变异来源之六是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包括紧急订单比例多、机种更换频繁、人员流动频繁、设计不妥当等等。
① 订单的比例控制
对于订单,销售部门一定要做到对客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否则,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尽量让订单平衡,保持订单的计划性。
② 机种更换
机种更换频繁是现代产品的一个趋势,企业应当研究产品尽量多的通用性,尽力减少不必要的频繁更换。
③ 人员的频繁流动
人员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度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应当把握整体的度。
④ 设计不妥当
有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因为设计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要求设计部门重新更换设计方案。
工厂现场的成本降低及交期控制
现场的质量管理(下)
3.防止废品的八大要诀
稳定的人员
如果一个员工在企业中工作的时间过短,该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就非常低。而相对稳定的员工对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育训练
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员工学到在原有企业中学不到的知识。
建立标准化
建立标准化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各种制度。同时,标准化制度要简单化、步骤化、图表化,以便于现场操作。
制程的品质管制
制程的品质管制就是制造工程的品质管制,而不是制造之后的品质检查。所以品质检查人员不能在最后检查产品,而应在生产线上进行流动检查。
消除环境脏化﹙推行5S﹚
稳定的供应厂商
不断地更换厂商对企业的伤害是很大的。
推行QCC﹙品管圈﹚
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推行TPM﹚
现场的成本降低
1.改进质量
有人认为改进质量需要投入成本,实际上,质量越改进成本会越低。虽然改进质量需要投入一些成本,但是质量改进以后的成本降低将会使企业持续受益。
作为一个生产管理干部,要在改进质量和降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
2.改进生产力
提高投入产出比
生产力即指投入产出比。提高生产力的两个途径是减少投入和增加产出。
企业的利益政策
改进生产力,除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利益政策也很关键。
① 减少投入
减少投入包括以人力的减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出,这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法。
② 提高速度
增加工作时间、投入更多体力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提高生产效率的另一种方法是提高速度。提高速度的最佳途径是改进方法。
提高速度而获得的公司利润应当留出一部分给予员工作为激励。
提高生产力,达到增加产出的目的,需要用适当的政策激励员工。
3.降低库存
库存是为了防止由突发情况导致生产断线的现象发生而准备的。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越顺利,问题越少,设备的停、坏情况也就越少,断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而所需库存就会减少。降低库存,必须以生产稳定为前提,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销售计划。
4.缩短生产线
缩短生产线,例如将原来50米的流程缩短为30米甚至是20米的流程,这样就减少了生产线上的人员、缩短了生产的周期,降低了工序错误的发生率。所以生产管理干部要思考怎样缩短和核定生产线的问题。
5.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减少机器设备的停机时间,可以降低相关事故的发生率。
保养设备
在机器正常的运作情况下,推算该机器的寿命,并以该寿命期限为目标安排保养工作。
预估准确
预估准确,对减少停机也有帮助。
为减少停机,还需要注意定位、防止断料等等。
6.减少空间
通常“现场改善”包括消除输送带生产线,缩短生产线,把分离的工作并入主体生产线,降低库存,减少搬运等。所有这些改善,都能减少空间的需求。
减少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的优势在于:
设备越紧凑,搬运距离越短;
降低土地、房屋等使用成本,减少浪费现象。
7.缩短生产交期
什么是交期
交期是指及时送达客户所需求数量的产品或服务。
订单的未来趋势
订单的未来趋势是多品种、小数量、短交期。
应对措施
未来整个趋势是订单交期越来越短,应对短交期的办法就是JIT方案,即及时生产方式。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