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目标管理(一)
人力资源目标管理(一)
目标绩效管理导入
1.目标绩效管理导入的必要性
通过第一讲的讨论,再看看我们身边众多经营不善的企业,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任务型的,即任务都很明确,然而却没有目标:不知道企业以及部门经营与运作最终的目的,不知道客户的要求是什么,更不清楚如何形成计划、怎样组建和培养团队、怎样把每件具体的管理事务做好。这样又回到了本课程开始所提出的“执行力”的问题,企业管理中缺乏过程,缺乏执行力。
2.目标绩效管理的含义
致力于向“目标型”企业的转型,就是要在企业中倡导和实行目标绩效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把企业组织变成目标一致、以绩效为导向的团队。目标绩效管理是指企业一切管理行为的开始是确定“目标”,执行过程也是以“目标”为指针,管理行为的结束则以“目标”的完成度(即“绩效”)来评价管理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围绕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目标绩效管理的误区
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了对于“目标管理”的尝试,在内部的管理体系中设定了诸如“销售额目标”、“回款额目标”、“市场份额目标”、“产量目标”、“质量控制目标”等大量指标,但却简单地以为将这些指标聚集在一起就是在从事目标管理了,其实这与真正的目标绩效管理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
4.目标绩效管理的结构
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目标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结构,通过以下这个类似橙子剖面的结构图形象地理解其完整的体系。
图2-1所示的六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然而在对其进行消化吸收、理解运用的时候,国内的很多企业又犯了“各取所需、断章取义、走捷径、投机取巧”的老毛病,即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留下来,把不想要的、觉得麻烦的东西抛掉,因此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错误和问题。
目标管理的流程
企业在推行目标管理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相互关联的逻辑流程:
第一步确定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始终是我们进行企业管理的出发点;而第二、三步则都属于目标的分解过程,其间高层领导者根据分目标的要求,既要给下属一定的指导和监督,又要给下属相应的权限和工作条件,以利于下属能够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第四步则是大多数企业经常忽略的环节,即企业必须确保各功能模块和各岗位的员工要认同所分解下去的目标,这些内容在后面将会有专门的章节进行探讨;最后两个部分是属于目标管理周期中定期评估和监控以及终期评估和奖惩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好过程管理的基础上,管理者有必要对下属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以进一步激发下属的组织目标认同感和工作自豪感,同时注意考核评价的依据只能是目标的实施结果,而不是努力程度或者关系的亲疏远近。
目标的确定
下面进入目标管理的第一步——确定目标的环节。我们将从宏观目标的确定原则、目前企业确定各级目标所存在的误区以及目标确定的正确方法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1.宏观目标的确定原则
企业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所处的具体经营环境,制定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也就是我们所提的宏观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来进行调查研究,从而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清晰。
2.目标确定的误区
要达到上面的要求是不容易的,现在很多企业在确定目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确定目标正确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确定企业的目标,管理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