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习惯八:法制精神
人力资源习惯八:法制精神
1.引言
流程化与模块化
第三方认证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的常见漏洞及其对策
2.流程化与模板
◆流程化
所谓流程化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要求,一条线贯通下去执行工作的形式。
以要求公司派车为例,如果将派车的要求逐项列出,填入派车单中,请相关部门按照派车单上的具体要求准备车辆,这种有流程的信息传递就是流程化。将派车这件事表格化,在外资企业是一个基本的做法。
如果不写派车单,就意味着很多项目很可能忘了交代,仅仅靠一个电话打过去说要派车,别人马上会想到的可能就是派什么车,但事实上有很多问题没有交代,比如几个人坐这个车、行李是带多少、行李有多重、尺寸是多少、中途要不要绕道去哪里等。如果有一个表格就可以将这些问题一网打尽,使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这就是流程化的好处。
◆模块化
麦肯锡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顾问公司之一,其分析专家埃森·拉塞尔离开麦肯锡之后,出了一本书叫《麦肯锡方法》,其中介绍了一种mece方法——关于分解工作的方法——即把一个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更细的工作任务的方法。它主要有两条原则:第一条是完整性,说的是分解工作的过程中不要漏掉某项,要保证完整性;第二条是独立性,强调了每项工作之间要独立,每项工作之间不要有交叉重叠。拉塞尔之所以要将如此简单的mece方法写到书里不厌其烦地去传递,主要是因为西方的管理学重视细节,习惯于将很多细节写进书中,从而形成大部头的工商管理课程,这就是搭建模块的观念,也就是模块化。
再大的公司都是由很小的模块构成的,所以搭积木是一种模块的思路,就像刚才说的mece方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小的知识单元。这样的一个知识单元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个书不用看就知道,但是如果都靠脑袋,知识就无法传递了。当它变成书的时候,只要一说到mece方法就知道是什么,这样它的沟通成本就非常低。
实际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垒沙堆一样,如果都是一些散沙,就不能垒出高楼大厦;要学会搭积木,把其摆成一个一个的方块,这就是模块化。
◎过程方法
所谓过程方法就是把某些工作的环节、流程,看成一个输入、一个输出,或者叫做过程。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叫做环节,实际上也把它叫做过程,在ISO体系里面,什么样的输入得到什么样的输出,这实际上是看成为一个接口,一个输入输出的反应。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会把问题变得非常简明化。比如某记者想邀请一位有名的培训师写一篇封面文章,他向培训师阐述了封面文章会产生的效应,又谈到要搞一个大型的演讲会,希望培训师能跟他们合作,接着又说了很多合作的意义。培训师就拿一张纸画了一个表格,分成两栏,让那位记者填写两个问题即可:一栏是“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也就是我要付出什么;另一栏则是“你能给我什么”,即我能得到什么。
培训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是过程方法,也就是明确“你需要我付出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或者“输入什么,输出什么”,这就反映了习惯的思维方法能搭建整个组织架构的一个小的知识块。
◎月报表格化
月报表格化就是要把月报全部改为表格,要把所有的项目、所有的指标都相对固化下来。这样可以督促下个月在上个月的基础上提升。很多表格化的数据还要体现上下月同期的一个比较。
要把月报设计成一个表格,具体内容包含:上月情况、本月情况、差距、原因分析、对策、下个月计划等等,这样做出来的月报才有意义。这个小观念实际上体现的正是法制的精神。
◆接口
方块之间要有接口,才能互相咬合起来。要搭建一座高楼大厦,模块之间要有接口,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整个企业管理里面的很多环节都要有一种模块的观念,有封装的观念,每一个产品,如果说做好了,马上就要把它封装起来,封装起来还要留下接口。
就像保龄球,之所以能让人抓起来,原因就在于你能通过“接口”来操纵它。接口的概念可以无限扩展,比如对企业来说,每个员工的结果导向、服从意识,实际上都是一个优秀的外资企业员工的几个接口,如果没有这些接口,这些员工就不可能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企业。
企业的生命要想无限扩展,第一步就要找到接口,如果有的员工不敬业、不服从、不到位,最后就会造成“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的局面。
3.第三方认证
第三方认证强调的是制度不是定在你我之间。在检验员工执行任务的情况时,千万不要将任务的制定局限在两人之间,这样只会令管理者无法监督考察任务的执行情况。最好能引入第三方来进行认证。
◆数据作证
数据作证是第三方认证的一种方法。如可以通过做记录的方式留下数据,这样就可以为任务的执行留下证据,而且有利于管理者随时检查。
◆扣分法
如果要检查一百项内容,可以把错误情况分成三个等级:最严重的是A级,稍轻一点的是B级,最轻的是C级。犯一次A级错误就要扣20分;犯一次B级错误要扣掉10分……依此类推。这就是扣分法。
扣分法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
◎检查的工作量小
对工作人员来说,执行扣分法很轻松。如果去检查某个部门,只要A级事项查到三条就不及格了,如果不及格了,剩下的就不用继续检查了。如果用加分法,你就要把全部一百项都检查完了,才能给他打分;而扣分法只需检查几项,只要发现严重不合格项已经超标,就不用查了。所以说扣分法检查的工作量小。
◎由此得到的分数可以拉开距离
扣分法把我们的目光对准问题点,重要的一项可以扣分高达20分,由于力度较大,所以很容易拉开差距。
扣分法体现了法制精神,是比较有效的。
4.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的常见漏洞及其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的常见漏洞
◆制度是口号和通知
制度不是口号,也不是通知。因为我们不能假设,我们所有的团队成员,如果知道了制度就能按制度执行。
◆“打不赢也要打”
民营企业关于制度方面的一个漏洞主要出在“打不赢也要打”。平常如果叫一个人去跟个头高大的人打架,打不赢,他肯定不去。因为他知道打不赢就不打;但是有些管理者,在写制度的时候,却常常是“打不赢也要打”。
从必要性上可以将制度的条款分成三个台阶:不得不做的、不做不好的以及不做也行的。
从可能性上来说,也可以分三个等级:能够做到的、比较难做到的和做不到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制度里面,做不到的和不必要做的往往都写进去了。
制度要定在“打得赢才打,打不赢就不打”的水平上。一项制度,如果一百项全部做不到,让每个部门都不及格,那就先检查60项;三个月过后再检查70项;而后三个月再检查80项。总之,要孤立少数,不要太理想化。
稽核的例行化
制度要能转换成检查表,这是第一个动作。形成检查表还不够,制度还要有稽核者,要进行例行的稽核。例行的稽核进行完了要进行奖罚,要进行改善跟踪。如果只是停留于把制度书面化,那就等于没有做。所以一个公司是否有优良的制度体系,不在于有没有把书面化的制度写出来,因为即使写出来了,如果后面例行稽核、奖罚制度、改善跟踪这几个环节跟不上,这个制度实际上没有多少意义。
稽核检查要例行化,要组织专门的稽核人员,常年累月稽核,稽核是基本的、必要的环节。
稽核里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叫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提倡的是一种法制精神,当你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你住的房子忽然没电了,你费了半天劲找到电工,结果电工以供电局修电线为由拒绝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动用物业经理的威信,警告电工你第二天要痛斥物业经理。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四两拨千斤在稽核里其实叫冤有头债有主,要懂得法制精神、要懂得各自的责任关系和内在机制。如果你跟那个电工吵架没有用,就要讲究法制精神。你电工不给我修可以,我要找你的经理,而且我可能要骂你的经理,那么电工就要对他的经理负责,这就是法制精神。法制精神就是我不跟你蛮干,我有我的渠道、我有我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四两拨千斤。
◆制度需要成本
制度是需要成本的。
管理制度需要成本,需要预算,需要把异常纳入正常,需要提前想到许多工作是需要做的。现在很多公司在执行制度的时候,把一个书面的制度写完了,就以为已经付出很多的成本了,其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
本讲介绍了跨国公司员工的第八个习惯:法制精神。优秀的企业及员工强调流程化与模块化,这是提高员工效率、进而提高公司效率的捷径。
第三方认证能有效帮助管理者监督、考察任务执行的情况,数据作证与扣分法很好地体现了法制精神。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倡导法制精神。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