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行政管理突破模式 重塑自我

网络2021-07-31156
行政管理突破模式  重塑自我所谓“经营”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精营”,即精明地经营。赚取过人之财者,必有过人之精明。从企业发展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动物的生存方式是一样的。动物有的是在天上飞,有的是...

行政管理突破模式  重塑自我

所谓“经营”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精营”,即精明地经营。赚取过人之财者,必有过人之精明。从企业发展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动物的生存方式是一样的。动物有的是在天上飞,有的是在地上爬,有的是在海里游。企业也是这样,属于爬行类的,一般都是依靠机会生存的,大部分企业起步时,靠的是一个机会。接下来发现机会不足为用了,就开始速度化生存,开始跑,越跑越累怎么办?开始不依赖外部的机会,也不依赖于速度,而更依赖于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会建立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别人学不来,这样,企业就从地上爬的变成地上跑的,然后变成天上飞的了。

那么这三种方式,到底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分析了2000多家企业,终于发现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很多企业已经从速度化生存发展到了模式化生存阶段。模式化生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盈利模式”,我们把这个概念,很简单的概括为“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定义自己,比如,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天上飞的鸟,而一定要说自己是在地上跑的兽呢?

在职业生涯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年纪大了,老了,退下来了,就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了。有的公司招聘时,直接注明“限35岁以下”。(这当然是一种误区,因为35岁以下的只能算“青苹果”,真正成为熟透的“苹果”,就要到35-40岁,而要成为“金苹果”怎么也要40岁以上。)

那么很多人就感觉自己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了,走到40多岁就要考虑怎么办。深圳大概有几千名经理人成功地重新定义自己,成功转型。很多经理人由运动员变成教练,开始做培训师或者咨询师了。由于过去是做企业的,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于是可以教给别人如何做企业,结果工作时间比过去缩短了,收入却比过去高多了,有些人的收入甚至是原来的10倍——原来一年十几万收入,现在一年一百多万收入,怎么得来的?就是靠重新定义自己而获得新生。

但是,“重新定义”不能机械地模仿别人,机械的模仿只能导致失败。不仅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模式,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把先进模式与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单纯去模仿沃尔玛,模仿IBM,照样难以成功的。没有金刚钻,就不去揽瓷器活,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盈利模式,就是你的金刚钻。

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蓝海战略”的观点,一种是管理学家哈默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一下,到底哪个观点是谬论,哪个观点是真理。

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外部的机会上,还是放在我们自己的能力上?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机会多还是能力多呢?应该是机会多。第二,机会是有限的,还是能力是有限的呢?能力应该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以机会为原点,就要用不同的能力来捕捉机会;如果以能力为原点,就要用相同的能力去搏取不同的机会。

“蓝海战略”的基本思想是说,现有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所以不要参与竞争了,而去坚持不懈地寻找别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最有能力在这里取胜的人往往就会离开了,去别的地方甚至是无法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寻找机会去了。哈默的战略思想,则是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按照他的观点,就算你不停地转换产品,甚至不断改变定位,本质上你还是你。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就只能抓机会,但是一旦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要用这种核心竞争力去捕捉机会,这样才可能胜过别人。

沃尔玛拥有世界一流的物流配送能力,所以才能做超市,你没有这样的物流配送能力,所以你模仿沃尔玛时投再多的钱也难以成功。相似的,微软不会去做汽车;IBM不会去做软件;华为要做“世界一流的通讯产品供应商”,也是只做硬件不做软件。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企业知道自己不具备那些核心能力。很多时候,进入了不适当的领域,做了不适当的产品,你的事业就是一场噩梦。

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主要靠员工自觉遵守,很少用纪律做硬性的约束,但是在中国企业里,这种管理方式就行不通。因为,国外企业管理是建立在健全的法律和考核机制的基础上,所以管理和考核方式很科学,使员工不得不自我约束。可是中国企业里的员工是不适应这种管理方式的,照搬别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时,往往做官样文章的特别多,实际效果是比较差的,尤其是一种复杂的考核制度,在一个企业实施的可能性几乎只有20%,相比之下,更简洁有效地去经营和管理企业才是精明的做法。

巴比伦首富的七大法则

前面在讲“诚信”时,我们谈到了犹太人,这里说到“精明”,我们也会谈到犹太人,犹太人的精明,全世界闻名。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约20%也是犹太人。因此犹太人的精明是举世公认的。犹太商法有非常重要的七条:

第一条:教育是最明智的投资,知识是最稳妥的财富。教育和知识是最重要的,其余的都是身外之物,所以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资。

第二条:生意永远总归是生意。有的人很重面子,可以“当大衣下馆子”,一上酒桌就爱说大话,明知完不成也要满口答应,结果给了合作伙伴很高的期许,而由于没有交锋利益没有切磋好,最后往往就会出问题或者根本不可能履行自己的承诺。但是有的人就很精明,他会不顾及面子跟你讨价还价,因为他是认真的,是信守承诺的,那么虽然谈判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一旦约定,就会非常有把握地履行诺言,完成目标。所以说生意总归是生意,面子是其次的。

第三条:善借善贷,用别人的利生财,用别人的钱生钱。金融行业就是用别人的利生财,普通的产业去银行贷款,就是用别人的钱生钱。犹太人的精明就在于善于用别人的利和钱生钱。其实,“用一己之力”者,中国古代早有定论,叫做“匹夫”。比如,虽然吕布晓勇善战,但曹操根本瞧不起他,对他的评价只是“匹夫”,虽然刘备手无缚鸡之力,可是曹操称赞他是“英雄”。为什么?因为刘备会用天下最好的人,“死刘备走活孔明”,这就是刘备的精明之处。

第四条:犹太大法,78%:22%,赚富人的钱。犹太人愿意赚富人的钱,所以犹太人的生意大部分和富人有关。

第五条:好品质要好价钱,薄利多销并不是好生意。犹太人追求的是厚利多销,所以他们往往会做一些与经济命脉有关的生意。

第六条:一边赚钱一边享受生活的人才是金钱的主宰者。犹太人比较注重享受金钱带来的结果。我们的第一代创业家里大部分是苦行僧,节俭是他们的基本特征。而犹太人认为,节俭的确是一种美德,但同时,如果不享受生活,赚钱就没有意义了。

第七条:盈利是经商的道德,慈善是做人的道德。盈利和慈善是两种道德,经商归经商,做慈善事业归做慈善事业,两者是比较分明的。

其实比犹太人经商更早的是古巴比伦。古巴比伦的经商法则是刻在石头上的,归纳起来就是“阿卡德金律”。

第一条:让空钱包装满金钱:10-9=1。他们认为,赚钱之后必须要消费的,赚了钱不消费,钱就白赚了,但是消费之余也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发展基金。怎样才能让篮子里装满鸡蛋呢?每天赚回来10个鸡蛋,吃掉9个,慢慢的你的篮子就会装满鸡蛋了。

第二条:控制自己的支出:欲望≠预算。欲望是一回事,预算是另一回事。预算不支持的就要节欲,预算支持的可以纵欲。

第三条:用金钱赚取金钱:生力<生利。古巴比伦的商人,有了闲钱是不会让钱闲置的,而是放高利贷,拿钱生钱。

第四条:防范财务风险:10-1=0。意思是说,10次赚钱,1次风险,照样赔光,所以一定要坚决地防范财务风险,将钱留住。

第五条:寻找获利性投资:产业+利润。要在最能获利的领域里投资。

第六条:追求长期获利:投机≠投资。比如炒股,对于很多人来说只能算作投机而不是投资。投机只能短期获利,而投资注重的是长期获利。很多人炒股基本上是投机。在中国的股市上赚钱是比较难的,虽然指数上涨了,但其实很多人都在这个过程中赔了钱。因为你不是投资者,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是那些证券行家。一个外行人都能赚钱的行当,往往不是好行当,那一定是一个疯狂的行当,或者是个陷阱。

第七条:找到比赚钱重要的:欲望+能力。乐趣比赚钱更重要,假如你的欲望超过了能力,你就会失去乐趣了,因为你的能力不支持你的欲望。

很多人讲“态度决定一切”,我认为这个观点绝对是错误的。很多人自命不凡,心比天高,但是命比纸薄,于是整天愤世嫉俗,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怀才不遇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能力不济,一方面可能是你的目标超出了你的能力,而稍微降低一点目标就可以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你的能力没有用到恰当的地方。怎样才能算用到正地方呢?其中有一个标准,就是你在这个领域里比别人强一点。这些盈利模式的问题,这五千年智慧顶峰上的明珠。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