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上)
战略管理自动化与信息化(上)
今天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方兴未艾,对于提升制造性企业的竞争力而言,其内容和建设的程度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想做好信息化与自动化,首先必须对其概念有清楚地了解。
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内涵
(一)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概念
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
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需要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等层次的支持;
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2.自动化的定义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可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保证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加速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二)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目的
1.企业信息化的目的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信息流畅、工作便利,其实不然,其实信息化的目的在于:
快速正确决策
信息化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快速正确的决策。很多时候,决定企业成败的是时间。谁能够快速、正确地决策,谁就掌握了先机,信息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在第一时间掌握正确的数据,快速正确地决策。
简化及加速作业流程
这个目的是很多企业其实没有做到的。信息化的流程跟传统人工的流程是完全不一样的,信息化可以一步到位,实行信息化之后,绝大部分的签章是不必要的。因为信息化起到了简化流程、加速流程的作用,可以让企业反应速度加快,加快反应力和执行力。
避免作业失误及舞弊
信息化的第三个目的是避免人为的失误和舞弊。人难免会失误,有的时候也会舞弊,但是信息化可以避免这一点,在电脑中可以自动对账,自动查核。失误了系统会提示;有人舞弊会反映出来,所以自动化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和舞弊。
组织扁平化
自动化可以让组织扁平化。在没有实施信息化以前,企业需要很多管理人员,而每个人的精力又有限,所以组织的层级越来越多。而实施信息化以后,中间的管理层大部分可以取消,因为以前一个人只能管5人到7个人,而信息化之后一个人可以管50人到100个人,所以企业中间的管理层级可以大幅减少。
加速培养人才
信息化最后一个目的是加速培养人才,其实信息对于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人要进步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信息。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企业里只有主管才能得到完全的信息,而信息化之后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完整的信息,都能够直接做决策,所以信息化之后,第一线人员得到的资讯跟他的领导是一样的,因而他已经不需要太多的领导了,这就是信息化的目的。
2.自动化的目的
要做好自动化,首先要明确自动化的目的,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弄清自动化的目的。实际上自动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省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其真正的目的是:
稳定品质
稳定品质是自动化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因为依靠人产品的品质永远不能保持百分之百的稳定,而使用机器却可以做到这一点。产品的品质能够稳定,企业才能够造出精品,才能够打入高端市场。稳定品质是自动化的第一个目的。
降低作业技术水平
自动化的第二个目的是降低操作的技术水平。复杂的技术操作度对工人要求很高,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培养成本很高,而且培养周期很长。通过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难度。
取代单调重复作业
自动化的第三个目的是取代单调重复的作业。因为单调重复的作业,会使人变得烦躁不安,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时间一长容易出错影响产品质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取代危险作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工人对于危险性工作的选择越来越慎重,一些污染类、高危性工作越来越无人问津,必须要通过自动化来解决。
取代重体力作业
自动化的发展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压力,改善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实施方法(上)
(一)企业实施自动化与信息化的现状
很多企业很早就开始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但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企业投入很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据了解,信息化的成功率不到5%,95%都没有成功;自动化的实施一样不顺利,自动仓储几乎全部失败,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重视软件实施,忽略管理提升;
软件实施之前缺乏完整的信息化规划,导致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盲目性;
企业的项目是在没有理顺和提升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配套体系的情况下盲目上马的;
实施过程没有客观中立的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导致项目交付不理想及实施服务公司和客户之间相互抱怨和推卸责任;
信息化与自动化项目实施后没有一套标准和方法对交付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自动化进程中的计划和调度研究十分活跃,但实用化的成果还不多见。
(二)企业信息化成功率低的原因
很多企业很疑惑,高价购买了系统软件,重新塑造了管理流程,企业的投入如此巨大,为何成功率却如此之低呢?
1.企业流程与信息化软件不符
经过调查不难发现,那些自行开发信息化软件包的企业通常都没有成功;而企业购买软件包,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修改软件包的企业,也很少成功。与此相对,那些完全照软件包做,如果自身流程与软件不符,则按照软件修改流程的企业反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很多企业认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情况,怎么可能千篇一律地按照软件包去修改呢?实际上,一种软件能发展成举世通用,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完整性。如果在所有软件中企业找不到与自身流程相匹配的一种,那么很可能是企业自身的流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挑选一个适合的信息化软件包,然后把企业的流程按软件中的系统修改,这样做最经济、最省时而且最容易成功。
2.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系统过程中定位不准
很多企业在构建信息化时,往往都是接受委托让信息单位或软件公司作为主办单位,由信息工程师具体负责构建。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软件工程师是无法帮助企业做系统分析的,更无法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再造,所以在构建信息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由使用单位担任主办单位,信息单位或软件公司作为配合单位。由主办方明确提出对信息化的需求以及信息化要达到的程度,然后由信息单位和软件公司按照要求来具体实施。构建完成后,软件不能使用由企业负责,软件不能满足主办方的要求,则由信息单位负责。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顺利实施。
3.信息录入错误
很多企业在完成信息化时,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不相信基层员工可以操作电脑直接录入信息。这些企业往往要求基层员工填单,然后由专人负责录入系统。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应该本着谁发生资料谁输入的原则,这样先填单再录入产生了两种不良后果:
责任不清
由于第一线员工不负责录入信息,当信息出错时,容易相互推托,很难界定是谁的责任。
降低实效
由于不在资料发生第一时间录入系统,多了一道程序,信息产生了延迟,这恰恰违反了信息化的目的。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