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牛肉粉店老板“串通”涨价1~2元,被市监局处罚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两家牛肉馆涉嫌串通集体涨价引发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在黔西县,过去一碗牛肉粉,单碗9元,大碗10元,加肉5元。涨价后,单碗10元,大碗12元,加肉7元。按此测算,一份大碗加肉的牛肉粉19元。这意味着一份大碗加肉的牛肉粉,从15元涨到了19元,涨幅超过26%。黔西县市场监管局等跟进调查,认定此番牛羊肉粉“任性涨价”背后系有商户违规操纵。依照相关处罚法,对这两户经营者作出行政告诫,不予行政处罚。并在当地排查牛肉羊肉粉馆26户,黔西县牛羊肉粉价格逐渐恢复原价。
牛肉粉店利用“店长群”,串通涨价从网上流传的当地牛肉粉店店长行业群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的确有商家进行商讨,呼吁集体涨价,还对牛肉的售价也进行了统一规定,这正是有关商家受到处罚的关键原因。作为价格早已充分市场化的餐饮行业,经营者完全可以自主定价,自行涨价无可厚非,但集体串谋显然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由于社交媒体工具的广泛应用,这种以“店长群”形式存在的行业集体沟通非常普遍,同时也给“相互串谋、操纵市场价格”带来了便利,当然,这也令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变得非常简单。
人民日报:集体涨价背后是生产成本的增加!人民日报评论:认定串谋容易,但也必须考虑事件的实际影响、恶性程度以及背后的具体原因。事实上,相关价格立法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惩罚大规模的市场操纵行为,牛羊肉粉作为参与者众多、不存在个别商家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行业,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很难说两家粉馆经营者就能实质性地实现对市场价格的操纵。
考虑到近一年来的食品物价走势,几十户牛羊肉粉经营者集体涨价背后,很大概率与生产成本增加有关。市场监管部门在对涨价行为进行定性和处罚时,有必要考虑这个因素。
也因此,从市场规律出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行为可能存在一定争议。黔西的牛羊肉粉价格暂时稳住了,消费者可能获得了一时的好处,但如果长期用非市场手段强行压低牛羊肉粉价格,在原料涨价导致的成本上升无法消化的情况下,出现牛羊肉粉店经营不善、无力维持乃至闭门歇业是可以预见的,如此势必令市场供应受到冲击,届时当地居民的饮食恐怕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各位餐饮老板,对于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