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认可国际化特征的来源
认证认可的国际化特征基于认证认可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而产生。从认证认可的发展来看,它起源于国家公共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凭借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基础和国际共识逐渐演进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并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着有力支撑。
(一)认证认可起源于国家公共产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国际公共产品作出了定义:一种产品如果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那么它事实上是公共产品。并且,如果它能使所有国家、人民和各代人都受益就是全球公共产品。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定义可以看出,国际公共产品首先是国家公共产品,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从经济学分工理论的角度来看,认证认可的演进是一个不断从封闭转向开放的过程。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工业标准化的诞生,各国为了对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进行评价、监督以正确指导公众购买,保证公众基本利益,建立了认证认可制度。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界定标准来看,此时的认证认可制度的产生,解决了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所有人同时产生益处,任何需求方都可以消费认证认可制度,同时,消费时不会减少制度的再次供给,也不会增加再次消费制度的成本。认证认可成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家公共产品。
(二)由国家公共产品演进成为国际公共产品
从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来看,国际公共产品是由国家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向外扩展到多个国家和全球而形成的。国际公共产品可以被看作是国际化了的国家公共产品,或者是国家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从认证认可的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认证认可基本上都是以本国法规、标准为基础,对本国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其消费和受益范围仅限本国,是单一的国家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基于国际贸易的需要和区域合作的开展,某些国家发起了外向型国际合作,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认证认可制度和区域内相互承认认证认可制度的做法,其消费和受益范围扩展到了国家间和区域内,认证认可成为国家间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20世纪80年代,为有效推动贸易,减少重复评价,各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框架下,开始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认可制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正式生效,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认证认可制度的基础,认证认可的消费和受益范围逐步扩展至全球,成为了全球公共产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起了内向型国际合作,将认证认可作为我国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认证认可国家公共产品和国际公共产品同时在我国出现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三)为其他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有力支撑
各国认证认可经过不断的内向型合作和外向型合作,时至今日,认证认可已由基于过程管理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发展至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新型管理范式,不断从单一的生产领域向经济、贸易、安全、环境等各领域扩展,不断从国家公共产品向国际公共产品转化,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全球重大问题,凭借着基础性、全面性、综合性、协同性及系统性的制度优势,认证认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共产品的建构提供着有力支撑,推动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典型的基础性国际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