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企业制度需要持续创新
全球问题干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经验,只有抓住创新这个关键环节,才能生存和发展。
当前,我国iso认证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创新
对iso认证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
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2.产权制度创新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iso认证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益。如此形成的iso认证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
我们认为,家庭式的iso认证企业不应被轻易否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iso认证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营iso认证企业身上套,其结果无异于刻舟求剑。
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iso认证企业不应该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
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的、公正的、合理的。
3.管理制度创新
iso认证企业也必须培养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御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治理结构创新
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
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5.分配制度创新
我国iso认证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参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