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企业能把模板修改后的文件使用吗?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iso认证企业中的管理制度就好像是交通规则,它规定了在道路上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但是,交通规则不是路线图,不能把每个人带往各自的目的地。
iso认证企业是一个平台,iso认证企业制度说明iso认证企业中各项活动的行为规范,在完成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家都需要遵守制度。
但是如何能够把每项具体工作完成好,仅依靠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人来处理,特别是具有一定权力的管理者,其存在的价值,就能够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对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所需要的充分条件,最终完成好任务。
制度与管理者之间就是这样的互补关系。
对一个制度不成熟的iso认证企业来说,管理者个人的能力非常重要。在缺乏制度支持的情况下,甚至是没有制度的情况下,管理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仍然能够以个人风格创造充分条件,完成任务,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在一个制度非常全面的iso认证企业中,发挥个性的空间可能会很小,就好像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的熟练工人,按照生产线的操作要求进行简单劳动,这样的工人其自身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
也就是说,iso认证企业制度的健全性与管理者的价值,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作为管理者需要明白自身的存在意义,明白管理者与制度的互补关系,不能指望按照制度循规蹈矩就可以完成好各项任务。如果制度真的能够成为充分条件,那么管理者也就失去了价值,iso认证企业也必然会变得僵化,失去活力。
管理者与制度的互补关系。制度少,管理者的工作就会多,灵活度也大;如果制度多,管理者的发挥空间就小。
管理者与制度的关系,对于以项目管理方式为主的博科公司来说,在制度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制度当中,约束条件必须要考虑适度,以适应不同项目的个性化要求。
虽然可以在制度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引,但一定要与规定的必要条件明确区分开,因为帮助信息不是要求,可能只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参考。如果把帮助信息和制度规定的必要条件混在一起,就可能会使执行者感到困惑,结果会动摇制度的权威性。
在有些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中,就存在不少的帮助指引,例如在一些文档模板中提供了参考样例,初衷也是为了给执行者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结果却经常被误解成是制度的要求,机械地照样执行,结果导致被认为制度不灵活,或者成为偷懒者的借口-制度中就是这样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