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二)
资产管理个别成本因素分析与控制(二)
(一)直接原料成本分析
一般制造业,占比例最高的是直接原料,分析直接原料成本有几个要点。
1.需要掌握的分析标准
根据产品的结构、技术的规范以及原料清单,审定材料的项目及其使用的数量是否正确;
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于产品的设计。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太高,和同行没有办法竞争,这时就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上做一些修改,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产品的结构和技术规范。
审查材料使用量及损耗率是否正常;
确定本地制造及进口器材的范围与内容;
逐项或抽样查对采购记录等凭证,审定材料每单位合理成本;
依据基准日材料成本或单价,审定当前各项材料成本或单价涨跌是否合理;
参考过去采购价格、市场行情或同业采购价格,确认合理的价格;
有无数量折扣使得单位价格下降,或不合理的付款方式使得单价上升。
2.材料用量差异分析
材料成本与原来预算之间有差异,第一个可能是存在量的差异。
产品设计、制造方法或程序变更,用料标准未随之配合调整;
有时实际的用量并不和原来设计的标准用量一致,例如生产出来的耗用量比原来设计的偏高,或者是工程师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制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标准太严等,都会造成用量差异。
所用机器或工具变更,或其效率增进或减退;
例如所用的机器、工具等有变更,都有可能增加原料的损耗。
材料质量低劣,或规格不合;
溢领材料,未予退库;
例如有些工厂在材料的领用流程上,控管得不是很好,造成成本有很大的偏差。
操作疏忽或生疏,废料超过标准数量。
3.材料价格差异分析
当确定了产品的结构以及规格之后,接下来就是它的价格。有时材料的价格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而产生价格差异。
材料市价波动,市价往往和事先所建立的标准及预算有一些差距;
为求低价,未按标准规格采购;
承接非计划内的订单,紧急购料,价格和运费均较贵;
有时企业会有一些紧急订单,紧急购料会增加成本,或者有时候会因为缺某一种材料,用比较差或更好的材料来做替代品,这些都会产生价格的差异。
采购人员适逢低价大量购料;
缺乏某种或某等级材料,使用替代品。
4.控制直接原料数量
对直接原料数量的控制,有以下几个要点:
要有健全的材料清单
这样在生产产品的时候,生产部门到仓库领多少料,就有了一个客观的依据。
建立标准耗用率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有一些正常的损耗,所以在计算量的时候,要把损耗率考虑进去。
建立完善的领料、退料流程
为了避免成本的计算有偏差,要建立完善的领料和退料的流程,多还少补。
控制周转率
正常情况下,存货越高,负担的利息费用也越高。
定期盘存
有时账上的数字和仓库实际放置的有出入,本来以为账上有,临去领料时才发现没有,就产生紧急采购,造成买的料很贵。
定期清理呆滞料
该卖的卖,一定要壮士断臂,否则最后就变成零了。
避免断料
5.如何控制直接原料价格
对原料价格的控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做法:
事前控制
设计一个价格变动报告表,如果原料比过去贵,要有原因分析,是汇率上升的关系还是其他原因,要一一分析出来。
如果是买得便宜,也要分析为什么便宜,跟同行相比,有没有优势,是不是比同行便宜,还是一样。
事后控制
在美资企业,有采购价格分析,但这是一种事后控制。它是把实际上购买的价格,到月底会计结账以后,做一个PPV报表。
例如,按照美国统计局的分析,1998年,美国原料的采购大概占53%。现在估计达到60%左右,虽然有些行业例外,但一般来讲,原料成本的比例还是最高的,所以要严格加以控制。
(二)直接人工成本分析
除了原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企业比较大的开支。直接人工有两个重点,一是效率,即直接人工成本的高低;二是工资率。
1.需要掌握的分析标准
做直接人工成本分析时,应该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查核人工成本记录,人员、人数、时数与工资率是否正确?
查看企业人工资料的记录,有多少人,是不是等级过高,实数是多少,有没有虚报等。
每月标准人工数设定是否合理?
一项工作,需要多少人去做,有一个计算公式:每月标准人工数=每月生产量×标准工时÷ (每日工作时数×每月工作日数),特别是对于流水线的产品,必须投入很多直接人工,采用这样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来。
产品开发阶段与后续大量生产阶段,工时是否不同?
单位(每小时)人工成本是否偏高?
工资上涨幅度的估算是否合理?
2.人工成本差异分析——量差与价差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