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在各类型企业中的定位
人力资源在各类型企业中的定位(上)
一、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工作和定位
(一)实际中,忙于救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1.HR的来历
人力资源部原来叫人事部,倒过来念就成了“不是人”,有时候更开玩笑地说,人事部“不干人事”。最先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的是彼得·德鲁克,他在1954年写的名为《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两个与人事部有关系的词,一个词是MBO(目标管理),第二个词就是HR。
2.HR的苦恼
但是,HR不仅是人力资源的缩写,还是另外一个词的缩写——消防栓(英文)。难怪人力资源部跟消防栓似的,总是在救火,却不关心火源在哪里。当人力资源部发现招聘人手不够时,就冲向劳动力市场去招聘;后来,发现员工技能不行了,又赶紧去做培训;接着制定薪酬,做激励,管理问题员工,然后再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哪里着火,就去哪里救火,却不管火源在哪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三个字概括:“茫、盲、忙”,也就是“茫然”、“盲目”、“忙碌”,再忙一点就会变成“瞎忙”。
(二)理性中,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运营中的公司,也正如同一条长着百条腿的正在行走的蜈蚣。它百足一步往前走的先决条件是:蜈蚣的脑袋先定方向,往哪儿走,这一百条腿才知道往哪走,否则就是这个往那边,那个往这边。其次,还要频率一样,也就是有人“喊口令”。在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公司里,大脑袋是最高的管理者,在前面“定方向”,带着大家往前走,后面这些蜈蚣腿,也就是小部门要在事先“定好的战略”之下行动。
但是现实中,却往往出现相反的情况,如左边箭头所示:招来的特别优秀的员工,本来有着很高的执行能力,却“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对公司的发展没有相应的贡献;而右边箭头标明努力的方向一致,是一个公司努力达到的状况。
那么,如何才能把人力资源部从“救火的状态”解放出来呢?这就需要多关注一些战略方面的问题。
1.制定人力资源部的战略,去掉第一个“茫”
制定人力资源部战略的目的是通过人来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从而把“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转到协调一致的局面上来,这也是人力资源的最高战略。
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使用用“选、育、用、留”这四个模块,而且还包括选进来以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一直从左边箭头过渡到右边箭头为止(如图1-2所示),这才真正算是一个高绩效团体,只有到这时,才可以说招进来的人的“选育用留”工作是到位的。
2.和业务部门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去掉第二个“盲”
各级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承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如图1-3所示,所有箭头都指向各级管理者)。认识到这点,才能说明人力资源部门找到了火源。
中层经理者的任务很重,除了我们熟知的做业绩,搞研发,搞服务等,还有现在所说的做“人力资源管理”。因为,业务部门的经理天天跟员工生活工作在一起,所以也最了解员工的想法。
3.做公司运营的顾问,去掉第三个“忙”
通过盖洛普公司创造的“倒S”图,能更鲜明地说明这一点。盖洛普是美国的一个公司。他们用了两年的功夫,按人头调查了上千万位进来的员工,这里面既包括公司扫地的阿姨,前台接电话的女士,还有公司总经理。调查他们和公司股票增值之间的链接关系,结果发明了“倒S”路径。
员工进来的时候,是候选人,经过人事部对其进行面试,测评之后,适才适岗地放在公司的各个部门里。这时,他归顶头上司管,人事部慢慢淡化出去。
如果他的顶头上司特别棒,能把这些员工管理得很投入,员工投入,对客户态度就会好,客户就会忠诚,公司的股票就增值。这中间链接的桥是中层管理者。
真正拍板要人的,不是人力资源部,而是部门经理。所以,这倒S中好象没HR什么事了,这就是企业那个火源的根本所在。掌握倒S路径,人力资源部才不会忙着天天救火,而是站在S路径外面,可以在任何一个模块加入,提供咨询和帮忙,但都不是起直接作用。所以他是“外人”,做“旁观者”。“旁观者”清,可以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然后再出来做看客,找问题。
(三)HR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
1.定位:业务部门的合作者
人力资源部和业务部门合理的分工应该是共享业务结果,共享管理员工的职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就是“职责分清,资源共享,团队合作,达到共赢”。
2.问题:受委屈的人力资源部
老外们说中方员工很棒,只有一点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爱推手,爱打“太极拳”,言外之意,是说中国人比较“擅长”推诿责任。而当什么事弄不好找不出根源的时候,经常是人事部当了替罪羊。比如,指责人力资源部门没招聘来合适的员工,没有培训好,薪酬不够激励,福利不好留不住人等等。
人力资源在各类型企业中的定位(下)
如何有效地降低内耗
3.对策:分清责任,事先预防
预防性管理
防止部门间互相推诿责任,需要进行预防性管理,明确划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的职责,以避免内耗
首问负责人制
以客户服务为例。任何部门接到客户的询问、投诉电话,都不能说“这事不归我管,让客户找某某部”,然后就放下电话。当接到电话,应该说“对,我就是这个客户的首问负责人”,然后,即使这件事情不归我管,但是我知道这事在公司归谁管,帮着客户去找那个部门,直到把事解决了。
二、人力资源部的四种角色
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他出版过好多书,其中最有名的一本是在1997年出版的《员工的主心骨》。书中提出现代的人力资源部角色概念:不管在什么样的企业,就算是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家族制企业中,只要有人事部,他就应该承担四个角色。
如果人少就一人承担四个角色,如果人事部人多,大家分别承担着四个各有轻重的角色,它们分别是:战略伙伴、变革的先锋、专业的基础管理、员工的主心骨。其中第三、第四个角色都聚焦在日常事务上。在具体操作方面,专业基础管理是偏流程的,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等,而员工主心骨是日常事务方面,偏员工的。也是最难的一部分。
1.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
战略伙伴是指:
首先,人力资源部为开发公司远景目标和价值观,提供资讯服务;
然后,由人力资源部和高层管理团队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最后,把人力资源的各项实践和战略相连起来。
2.变革的先锋 (Change agent)
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启示的一样,变革无处不在。
人力资源部的角色首先是要观察趋势、推动变革。比如,公司并购、重组、上市、腾飞、裁员这全是变革;
然后,在变革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人员战略;
第三,多做关于变革的培训;
最后,不断地就新方向、公司的愿景目标和员工交流、沟通,让所有的员工心理上有一个调适的过程。
3.专业的基础管理 (Effective basics)
专业的基础管理,除了日常的招聘、培训,还包括现在国际上新流行的HER(人力资源的电子化信息管理),又称为HRIS(信息管理)。通过应用软件,在电脑里管理所有员工系统,提高了效率,使人力资源部门能够抽出精力,帮助企业做好战略配合。
4.员工的主心骨 (Employee champion)
员工的主心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负责倾听员工的心声,呼声,并且向上司反映。因此,人力资源部也有一个外号就是“精神垃圾桶”。他们倾听员工呼声,投诉,然后把这些“垃圾”分类,哪些可利用,哪些不可利用,最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5.人力资源角色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角色发展的趋势就是,不断减少日常的管理工作,不断扩大战略伙伴、变革先锋和员工的主心骨这三个角色的功能。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