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制定薪酬战略的六大要点
人力资源制定薪酬战略的六大要点
(一)清楚本企业战略
首先,我们一定要清楚明白企业的战略定位,我们企业到底是一流的企业,还是二流的企业或三流的企业。
1.领先战略,一流薪酬:75p以上
一流的企业就应该有一流的薪酬,这样才能吸引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拥有一流业绩的企业才能算上是一流的企业。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先给它办成一流的企业之后,再给一流的薪酬?这还得看企业情况,比如企业一开始能够拿到一大笔钱固然好,是国家愿意投或某一个VC愿意投,因为有了一大笔钱,比如500万美金,我们可以先找十来个人,但是肯定是高质量的人才,一流的薪酬造就一流的企业,这个企业肯定成功。
还有另外一个情况是:这个企业刚刚发展,是小企业,但它发展非常迅速,一开始的时候它给的薪酬肯定不高,但是员工也玩命,大家拼命地干,干一年、两年,先造就成一个很好的企业,大家再分享成果,但是如果干了很长时间,发现没有变成一流的企业,薪酬没有提高,大家拼命干还没拿到薪酬,没有变成一流的企业。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没有干劲了。
甚至有一些老板,股东带着一些人干,等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就把这些人给甩了,这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种情况就比较糟糕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薪酬战略是一流的领先战略,一流的薪酬,才有一流的企业。
2.跟随战略/模仿战略:二流薪酬,50P~75p
如果我们是二流的战略,我们是模仿、跟随别人,不想当领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50P或60P、65P。
3.低成本战略 :50p以下
如果我们是低成本战略,在薪酬上可以考虑低一点,比如50P以下。
总之,薪酬的定位跟企业的定位是关联的。在制定薪酬时,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我们的制度、我们的流程是不是很优化。中国企业特别注重大家统一思想,而且中国成功的企业通常有一个很强势的老板,这个强势的老板制定出一套很强势的制度,然后形成强势的文化。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企业往往比较成功。相反,如果老板比较弱势,比较民主,他的企业在中国会比较麻烦。所以,在中国制定薪酬战略,要把经营战略定位考虑在内,要统一员工的思想,一定要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老板的价值观里面去。
(二)了解本企业的业务特点
要想制定好薪酬战略,还要了解本企业的业务特点,比如我们的业务到底是劳动密集型的,还是知识密集型企业。
1.劳动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往往人很多,有大量的工人在生产线上,每一个工人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这样的企业的薪酬定位依赖于生产线,这种情况之下,薪酬定位可以考虑给他50P以下,比如25P、40P、50P等,给的不一样。这是从管理上考虑企业要想降低成本,就得给低工资,当然给得太低,员工也不满意,干活质量就容易出问题,如果太低也招不到好的人。这里的先决条件是依赖于生产线,不依赖于人,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给得很低。但是绝对不能给得过低,不能开血汗工厂,否则政府就介入了。
2.技术性型企业
还有另外一种企业是技术型企业,比如宝石加工行业,依赖于技术人员,宝石产品的品质是不依赖于生产线的,依赖于设计师及加工师傅。这样的企业的薪酬战略能不能给很低,比如25P。当然可以,问题是给了25P之后,本来是花100万买来的钻石,加工出来就只值500万;而给80P的企业,同样是100万买来的钻石,就值2000万。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由自己决定,自己买单,自己承担后果。
3.资金密集型的企业
比如说航空公司飞行员的工资基本上是百万级的,这一类企业,它的设备贵重,人员少,应该给70P、80P 以上。如果给低了,就留不住人才,或者服务质量低下,对设备没有什么保养,致使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比如宝钢,在现代化的大型的冶金企业里面,它的冷轧车间里的设备非常昂贵,里面人很少。如果企业给操作人员的工资很低,那就麻烦了,他们就不好好地保养设备,到时候更换设备花的钱更多。
4.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
比如高技术企业,像软件公司、医疗电子设备公司、医院、会计师事务所、地产设计事务所等等,应该给到80P以上。因为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些企业高度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一个人创造的效益可能低一点,但是给到80P的人,可能创造的效益是给到60P或50P的人两倍到三倍。但是企业付出的薪水可能只有一倍半或两倍。从投入产出上来说,对企业更有利。所以往往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吸引人才;第二,可以留住人才;第三,如果企业给他们高工资,老板说话腰杆子就硬了,想做事情时,大家往往干劲比较足,比较听话。反之,如果只给50P、25P,干活的时候他们会跟你玩,广大知识工作者来玩老板的时候,老板离完蛋也不远了。所以,对于知识密集型,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企业,应给到80P。
当然,如果是创业期的企业,工资不一定给这么高,我们可以拉大家来入股。但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原来入伙的人全都散伙了,本来3个人的公司,最后变成3个公司。中国的团队配合比较差,所以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协调人际关系。在中国搞企业,如果能够把人搞好了,搞顺了,这个企业就战无不胜。
(三)清楚谁是你的竞争对手
另外,我们要明白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谁和我们争夺人才。如果我们了解了对方,我们就针对他来制定我们的薪酬战略。但如果不了解就没法制定。
(四)调查清楚当地的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
我们还要调查清楚当地的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对于那些紧俏的人才,我们要想得到的,就应该给很多P,紧俏的找不到的人才,2个人才5家在抢的,就得给到高一点。如果是供过于求,就给低一点。所以根据人才的供求状况,制定薪酬战略。
(五)要分析本企业的发展阶段
也就是按照发展阶段理论来说,企业处于创业期,还是发展上升期,或下坡路。不同阶段的企业,它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一样。
1.发展初期,急需三类人员
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讲,它最急需三类人才,一是具有强开拓能力的业务人员;二是精打细算的COO/财务经理;三是得力的招聘经理/人力资源经理 。
比如某一家企业发展初期,它投资2亿美金建了一个600亩的工业园。在这个阶段,这个企业最需要的是开拓型的销售人才,还需要财务总监或一个常务副总。另外还需要各类人才,因为刚刚建立个工业园,意味着马上要招人,600亩要要一批一批地招人,还需要一些基建人员。问题是企业要想吸引到这些人才,并且留住已经来的人才,它的薪酬战略该定到多少P才合适?在这个阶段,就要结构性的倾斜,保证这些人才能够到位。
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一些我们特别急需的人才,我们要想能够吸引和保留这些人才,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结构性倾斜。
2.小企业创业阶段
小企业创业阶段又不一样,对于一个规模比较小,又是创业阶段的小企业来说,它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业务人员,这些业务人员要精干,要能够帮它开拓业务。而要想达到这一点,企业必须给它很高的提成,同时底薪又不能太高,低的底薪就可以了,因为底薪太高,企业的成本上去了。但是如果不给他高提成,他就没有动力,企业也拉不来客户。
总之,不同的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目标和定位是不一样的,因而薪酬定位上也不一样。
(六)要盘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如果我们想能够制定比较好的薪酬战略,我们就要盘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看看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哪些问题。对于人才的盘点有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对人才进行描述,从他的学历、能力、态度、忠诚度等等各个方面对他进行描述。对于不同的岗位,人才描述的内容都不一样。我们要想描述人才,同样要建立一个关于岗位的人才素质的模型,或者岗位的认知能力模型,或者一个简单的入职要求。
第二,根据盘点人才的结果做薪酬战略。做薪酬战略的时候,还必须做人力资源的规划工作。人力资源规划就是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规划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规划。如果2009年上半年,销售部需要什么样的人,研发部需要什么样的人,工程部需要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时候需要。
那么,人力资源规划由谁来做?也许有人觉得应该是人力资源部或老板,其实应该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为主来做。做完之后,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当然要想做好这个工作,老总本身要亲自抓,要动员,甚至要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第三,对人才盘点之后,企业会发现还有些缺口,同时又有些需求,那么我们必须要招聘。所以要配套的有招聘规划,招聘规划当然主要是由人力资源部来做。人力资源规划做完之后,一定有一些岗位或部门发现有的岗位急需人才,但是人又很少,在市场上又很难招到,这时候我们要对他的薪酬战略定位进行调整,要调高一点。而有些岗位需求量变小了,我们就要把这些人分流出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薪酬上降低一点。也就是人力资源规划,它包含需求规划、招聘规划、薪酬规划、培训规划等等。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