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及其应对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及其应对
一、案例描述
企业的管理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薪酬管理?
首先,该公司的工资结构单一。它只有一个固定的工资。其次,它没有激励性措施,新员工的工资比老员工高,造成不公平。第三,它还不了解市场行情,外面已经几次5000元的机会,杨军都放弃了,意味着现在的行情已经是5000元了。这么多的信息全传递给企业,企业还是麻木不仁,不了解行情。当然,也有可能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了解行情的,因为他给了新员工5800的工资,但是他在了解行情的情况之下,还是给老员工3500元。有一些老板们,以为金钱激励不一定有用,他们认为可以靠为人,靠自己对员工不错就可以挽留员工,这个办法短期内可以,3个月可以,甚至6个月也行,有的甚至一年也行,特别是创业期,老板跟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天天一块拼命地干,大家也觉得很有干劲,没有什么怨言,工资拿了一点点也没关系。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有一些人打退堂鼓了,如果超过2年的话,没人跟他玩了。所以薪酬激励是很重要的。
二、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汇总
1.内部不公平性
这家企业的内部很不公平,杨军是在得知另外一个同事的工资竟然有5800多的时候递交的辞职书。中国人非患寡而患不均,凭什么人家拿5800元自己拿3500元,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所以,导致内部的一些冲突,两个人容易掐起来,并且对公司产生怨言,最后离开。
2.没有市场竞争性
该企业对老员工的薪酬没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的薪酬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时候,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3.缺少激励性
一个企业的薪酬缺少激励性的话,意味着贡献大、付出多的人的收入和其他人一样。贡献大的人付出的比别人多,甚至还可能做出一些牺牲,可能是健康上的牺牲,感情上的牺牲。如果他付出了这么多,公司的薪酬又没有激励性,他就觉得得不偿失,这个时候干脆不干了。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剩下的都是一些懒人、庸人,这样的企业,灭亡是迟早的事。所以,激励非常重要,激励是薪酬管理的一个核心的职能。
4.战略导向性不明显
或者说是缺少结构性的倾斜。所谓结构性的倾斜,就是对那些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岗位,我们给他的薪酬要给得更高。对于做定单的企业、制造业来说,打样的速度快,你就赢得了时间,打样的质量好,速度又快,你就赢得了定单。另外打样打得如何,最后生产也得按照这个来做,那么生产的相关的材料、一些工艺,都是一些小的影响。这些小的影响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甚至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样的岗位是一个核心岗位,而核心岗位在企业里面没有给予倾斜,说明这个老板的脑子是有问题的。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出现了大量的老板,有的人是不懂管理的。我有一次我到一个企业里去跟人家访谈。访谈的第一天,他们会计就跟我说:“曹老师,我都想递交辞职书,在递交辞职书的同时,我再递交一个求职书,我头脚辞职后脚再求职进来。”他说他们新来的出纳的工资都比他高,企业是老员工工资拿得低,新员工拿得高,它没有薪酬的调整。其实,薪酬的调整要与时俱进,随着竞争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5.劳资不平衡
劳资不平衡在比较多数国企都存在,有相当多的国企是亏损的,但是管理层不亏损,管理层的腰包鼓鼓的,这叫穷了庙,富了方丈。这种情况其实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员工的利益没得到保障。我们在制定薪酬方案的时候,像股东监管不到的企业会导致劳方和资方利益上不平衡,往往工资过高,导致资方的利益受损。这个也是不可以的。
有些老板常年在国外,回来之后发现公司是亏损的,一查账就发现,有的甚至引起诉讼,这样它就不能长久。这样的人自己的名声慢慢也变得越来越坏。中国现在没有建立个人信用体系,老总变坏了没关系,他到下一个地方还可以继续当老总。如果整个社会有了个人信用评估和记录体系,那就不一样了。总之,劳资的劳方和资方的利益要平衡。
6.薪酬万能论
早期的一些外企和现在的有些企业还有这种论调。有一个国有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参加我们课程之后,他打电话跟我说他想辞职,因为他觉得在这个企业里面学不到什么东西,样样都得听领导的,企业是唯领导意志是尊,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直接上司之间关系不好,他看不起这个直接上司。所以他一直觉得非常痛。我问他可不可以考虑离开这个企业,他说自己很多次确实想离开,但是实在是舍不得薪水,工资给的太高了。
试想,公司给那么高的工资,结果员工干得还不开心,他会努力去干吗?肯定不会。这种情况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国企,有体制上的问题。另外有的公司,一些高管会压他那些有才华的下属。总之,这种情况都导致高薪水发挥不了作用。
三、薪酬管理常见的六大问题应对办法
1.内部不公平性:岗位评价
对于那种内部的不公平,就要通过岗位价值评估,通过价值评估,判断哪个岗位值多少钱,值5800元就是5800元,大致上有一个波动,不要有太大差异。
2.没有市场竞争性:调整薪酬战略
对于没有市场竞争性,我们就要通过市场调查调整我们的薪酬战略。达到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目的。
3.缺少激励性:绩效薪酬、奖金、提成、分红等
如果公司没有激励性,就设了一些激励性的薪酬,比如给员工发奖金、分红、提成,甚至一些激励性的补贴措施,都是可以的。通过设立一些绩效性的奖金、提成、分红等等这些措施,使得我们的薪酬具有激励性,让那些干得出色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
4.战略导向性不明显:岗位倾斜
对于战略导向性不明显,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薪酬改革,不要一刀切,而是进行结构性的倾斜。对于支撑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岗位,进行适当的激励和倾斜。
5.劳资不平衡:考虑到劳资双方的效益
如果劳资不平衡,就要考虑到双方的利益,我们企业管理的所有的制度,一定要在劳方利益、雇员利益、资方利益集合里边找到共同点,这样,企业才能长久。
6.薪酬万能论:与非薪酬方式并用
对于薪酬万能论,我们既要考虑到薪酬激励,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各种各样的非薪酬的激励,比如荣誉等。
四、 薪酬结构模板
薪酬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企业的薪酬构成一般分成三大部分:工资绩效、激励薪酬以及福利薪酬。
五、薪酬三大构成解析
(一)福利薪酬或福利
按法律规定,所有的企业必须要有社保,如果不买社保,就是违法的,并且是公然违法。除了社保,公司自身还有一些福利,比如有的企业给一些核心人才买房付首期,给他车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福利。
1.个性化的福利
在公司里面,不同年龄的人对福利的偏好是不一样的,59岁的人对技能的培训不一定喜欢,23岁的人却喜欢。另外,经济条件不同对福利的需求也不一样。一个家里现在正等着盖房子,或者给自己的弟妹付学费,你奖励他到海南岛旅游一圈,还不如给他现金,给他打8折、7折都行。另外,男性和女性,有没有孩子,也不一样。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更关心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如果孩子到了5、6岁,她更关心孩子上小学的问题。如果公司能够提供一些入学的福利,她一定很开心。如果再进一步的,如果公司能够提供巴士,每天接送公司员工的孩子,有孩子的员工会觉得非常好。所以,福利偏好是不一样的,所以,企业不能制定一刀切式的福利,而要提供个性化的福利。
在西方,个性化的福利叫弹性福利计划,也叫自助餐式的福利,对于不同层级的人,给他一个消费额度,再根据他的福利偏好,设计一些菜谱让他选择。比如在这一年或者是在两年之内,他享受这个福利,就不享受别的福利,下一个年度,或下两个年度,由公司来定,他再来换别的福利。
2.福利沟通
在福利管理中一定要做好福利沟通。员工所认知的福利额度总是远远低于公司实际给的,比如公司给的是1500块钱的福利,员工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如果问他,他可能说有800块或900块、700块等等,总之,员工会看低企业给他的福利的价值,这就造成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所以要做好福利沟通。
福利沟通如果做不好的话,就会导致一些福利用不上,比如,我1999年的时候,有过一次小小的脚部骨折,我打的到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一个药单,他问我带了多少钱,我说带了500块钱。医生啪啪啪开单之后,我去取药,交476块钱。我一算,刚好这个无良医生把我的钱都榨光了,回去打的钱刚刚够。回到家里之后,我突然想起买过一个意外伤害险,一年100块钱,发生意外伤害时可以到指定的医院去,像我这个情况,可以有2000块钱的报销额度。但遗憾我没去那个医院。这就是福利用不上。因此,如果我们沟通无效,沟通不到位的话,会带来问题。
(二)工资
除了福利薪酬之外,薪酬管理还有另外两大块,一个叫工资,一个叫激励性薪酬,这两个薪酬也非常重要。
工资往往包含了几部分:岗位工资、学历工资、工龄工资、基本工资、技能工资。
1.基本工资
一般的来说,有些企业设了基本工资,有些企业没有设基本工资,只设一个岗位工资,就是把岗位工资和基本工资合并在一起。如果有基本工资的,一般来说,只要能够符合当地的法律标准线就可以了。基本工资不要违法,如果公然违法,那你是自找没趣。
2.岗位工资
不同的岗位,工资不一样,通过岗位的价值评估、价值评价来得到岗位的工资。岗位工资里,总经理有总经理的岗位,研发部经理有研发部经理的岗位。他们的工资通过评价给出来。
3.工龄工资
很多人都知道,设工龄工资的目的是为了留人,为了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我们在设工龄工资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所有的员工我们都希望长期留下来。现实往往不是,有些我们希望他们长期留下来,有些并不希望他们长期干,而如果一直都给他涨工龄工资,并且越来越高,就是要把他长期留下来。那么对于那些我们不希望他长期留下来的员工,我们就不能这样做。所以企业里的工龄工资是可以调整的,工龄工资是可以不一样的,是可以取消,也可以增加的。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或取消,取决于公司的意图。我们是不是想留下这批人。
我们在设立任何一个工资,设立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白到底我们的意图是什么?我们在设定工资时,不要违法,要参照当地的标准。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