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领导人忽视人员流程的设计

网络2021-08-04289
领导人忽视人员流程的设计在执行力中有三个核心流程,分别是人员流程、策略流程和运营流程,这三个流程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发挥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对人员流程的认知1.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是企业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执行力的发挥必...

领导人忽视人员流程的设计

在执行力中有三个核心流程,分别是人员流程、策略流程和运营流程,这三个流程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发挥企业的最大竞争力。

对人员流程的认知

1.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人是企业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执行力的发挥必须依靠人的作用,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完整的人员制度以及系统化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

2.人才的培育和激励机制

关于怎样培育人才有一个“赛马不相马”的理论,即人才培育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而不一定要到处去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就像赛马一样,首先应该把已有的马训练成领先的马,而不是一开始就到处去挑选好马。如果企业只会从外部引进人才,使用“空降部队”,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很高,而且可能会出现引进的人才与企业文化不相融的现象。

3.人员流程示意图

人员流程必须符合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为根本目标,包括人才评估、人才培育和人才磨炼三个步骤,并通过人事制度来实现。

错误的人员流程决策

在人员流程设计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没有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的机制

在一些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人力资源部门没有威信,比如人力资源部门举办一个培训,要求中层以上的主管都参加,但结果往往是没有多少人来,或者来了之后喝喝茶、聊聊天,而不是认真学习。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执行力不够,大家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态度不够认真。因此,企业必须首先建立一套良好的、有力的人力资源机制,才能保证人员流程的顺畅。

2.选人制度出现失误

选人制度的错误在于没有使用科学的方法,而是沿袭传统的、落后的方法。 

人员流程的四个关键做法

人员流程必须与策略流程、运营流程相结合

我们一再强调三个流程必须环环相扣、互相交替运用,人员流程的第一个关键做法就是与策略流程的短期(0~2年)、中期(2~5年)、长期(5年以上)业务策略和财务策略等规划相连接,所培育的人才必须符合企业未来的需求。

构建领导人才储备管道

构建领导人才储备管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设计并运用领导能力评估表

下面是A企业对于中层主管所制定的领导能力评估表,纵坐标表示绩效,横坐标表示行为,根据每位主管的实际表现在表中确定一个位置,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坐标位置评价其领导能力,并确定相应的对待措施。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史东明显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应该更换其职务;波威尔和安东尼尚属新人,需要进一步磨炼;黎明、莫利、洛曼、斯密和平伊等表现不错,可以给予提拔;韦德、唐恩、詹姆斯等具有高度潜力,是企业未来领导人才的储备。

2.设计并运用持续改善摘要表

我们继续列出A企业对上表中詹姆斯的持续改善摘要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断。

3.接班人深度分析与人员流失风险分析

接班人深度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领导人和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企业内部有多少高潜力的人才,就像个人要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盘点,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也需要做人力盘点,对哪些人才可以接替哪些职位要提前做好规划,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的危机。

人员流失风险分析的内容包括评价员工的市场价值,提前发现员工异动的可能性,分析员工流失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比如技术人员带走技术,销售人员带走客户等等。人员流失风险分析能够避免组织的惰性,通过盘点知道某个员工在岗位上做了多久,表现是否适合,绩效如何,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处理绩效差的员工

绩效差的员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现在的工作不胜任,第二类是胜任原来的工作,但是在升迁之后或调换岗位之后,对新工作不胜任。对不胜任岗位的员工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影响执行力。对第一类员工可进行开诚布公地面谈,了解问题的核心所在,是观念偏差、心态偏差,还是技术上的不足,然后针对问题提供在职教育或培训;对第二类员工则要加强能力培训或者调离现职。

1.三工并存的管理办法

三工并存是指优良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共存于企业,这是一种动态转换的管理办法,试用员工如果表现好,就可升到合格员工,合格员工表现好,可再评为优良员工,表现不佳的则依次降级,最后淘汰。三工并存的管理办法既使员工有危机感,也给了员工上升的希望,因此能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鲶鱼效应

在挪威的渔港有很多渔船捕涝沙丁鱼,但是在返航回来之后,捕到的沙丁鱼往往已经奄奄一息或者是死掉了,所以卖价不高,渔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有一次,一个渔民事先无意中在水槽中放了几条鲶鱼,结果船回港口后,捕来的沙丁鱼居然活蹦乱跳,很有精神。原来,沙丁鱼是一种很有进攻性的鱼类,看到生活空间有异类,就与鲶鱼争夺生存空间,在斗来斗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亢奋的状态,所以回到渔港还活着,这就是鲶鱼效应。

把挪威民间传说中的鲶鱼效应用来管理绩效差的员工,让他们处在竞争之中,但要注意是良性竞争,尽量激活他们的斗志,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从而改变绩效差的现状,争取提高绩效。

将人员流程与企业经营目标相连接

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企业未来的需求,因此必须将人员流程与企业经营目标相连接。

人员流程的典型步骤是:首先,在企业中建立一套评估机构;然后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各部门之间由于需求的差异性,可以有所修正,但是基本原则不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领导人要带头以诚实、积极、负责的态度遵守评估标准,做好示范,并推动人员流程的进展。

案例分析——值得学习的动物精神

在自然界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把这些精神应用于团队,能够很好地提升团队的执行力。

1.松鼠精神

每当冬季快来临的时候,松鼠就会很勤奋地收集食物准备过冬,它们的个子虽然很小,但是却目标坚定、行动迅速,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准备了足够的食物,能保证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季。我们应该学习松鼠的这种精神,找准自己的目标,做有价值的工作,做好应付各种困难的准备,以免临时乱了方寸。

2.海狸鼠精神

海狸鼠们通常把巢建在河边,大雨过后,它们的巢很可能会被冲坏,这时海狸鼠就用牙齿咬着树枝在水面来来回回修补它们的巢。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来来回回的众多海狸鼠中并没有一个指挥者,它们都是自发自觉的,自己发号施令,自己要求自己,这是一个高执行力的团队。我们应该学习海狸鼠的这种精神,主动自觉地工作,积极为团队贡献力量,而不是斤斤计较,这样团队才会有高执行力,绩效才会出色。

3.大雁的精神

大雁每年有两次长途迁徙,在飞行的过程中大雁往往排成人字行,这样排在后面的大雁就能更轻松地飞行,当前面的领飞者累了,后面的就会与它交换,大家轮流休息,共同前进。而且,如果在飞行途中有一只大雁病了或者飞不动了,就会有另外两只大雁一起陪伴它到地面休息,等休息好了再一起去追赶大部队。在整个过程中,大雁们互相鼓舞、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所以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也应该学习大雁的这种精神,互相支持,团结合作,为了团队的目标共同努力。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