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行政管理宏观教化员工的智慧

网络2021-08-04240
行政管理宏观教化员工的智慧(上) 作为一名领导者,不管是业务能力有多强,也不管专业知识有多丰富,只靠领导一个人搞好企业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要实现其发展目标,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部门,有一群精明能干的下属,能提高团队的绩...

行政管理宏观教化员工的智慧(上)

 

作为一名领导者,不管是业务能力有多强,也不管专业知识有多丰富,只靠领导一个人搞好企业显然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要实现其发展目标,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作为一个部门,有一群精明能干的下属,能提高团队的绩效,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新型领导者应成为出色的教练,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化和培养下属的必要性,全神贯注地开发员工的能力和意愿,而不仅仅是记录员工的表现。

 

衡量员工发展层次的尺度

 

衡量员工发展层次主要有两个尺度: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

 

(一)工作意愿

一个员工如果会做但又不愿意做,同样完成不了任务和目标,这是个工作意愿问题。

 

1.工作意愿的定义

所谓工作意愿是指个人或者是团队为了要达成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表现出来的信心、动机和专心度。衡量一个人的工作意愿的强弱,可用信心、动机去衡量。

 

2.工作意愿包含的要素

工作意愿的强烈程度包含两点:

信心

人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目标的那种信念就是信心。信心就在于能做,而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有60%的把握保证做好,但是有些人有80%的把握还不敢接手,直到有100%的把握,他还会谦虚地说这事我会尽力而为。这就反映出人们的自信心的强弱。所以拥有同样的把握和标准,但是自信心可能会不一样。

动机

动机就是一个人圆满达成目标所展示出来的兴趣和热忱。动机强的人想做事,有愿望去做事情。

 

(二)工作能力

 

1.工作能力的定义

工作能力是个人或者团队为了达成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2.工作能力的要素

知识

知识是一个概念性的内容,它告诉你是什么和为什么。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教授总是告诉关于课程这个主题的定义是什么,定义讲解结束后还要讲它的重要性,为什么?“是什么”和“为什么”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知识就是知道如何做。已经培训过,已经受过教育,就获得知识。

知识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识性知识,这是人们在大学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中所获得的;另一部分是专业知识,它是人们在企业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一对一,通过肩并肩这样的学习而获得的。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专业性知识部分其实是在岗位的过程中取得的。这个过程也称为OGAT,就是岗位培训。在工作岗位中,看你的领导怎么做,看你的同事怎么做,一步一步来学专业性的知识。

技能

技能跟知识不一样,知识是概念性的部分,技能是应用性的部分。技能指的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就是在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去操作的这样一种能力。

经验

经验就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或是经历。一个做了5年会计的人和一个仅仅做了1个月会计的人虽然都是会计,但是因为他们阅历不同,经历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工作的成熟度显然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他们经验的区别。

所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就从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三个层次去判断。工作能力的问题反映的是一个人工作的成熟度,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培养出来的。它是衡量员工发展层次的第一把尺子:工作能力,也就是员工会不会做。

 

员工发展的四个层次

 

一个人或集体根据工作能力和意愿的高低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能力低,意愿较高

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面临一个新的工作任务大多数人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往往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自信心过强,甚至言过其实。

 

(二)能力高一些,意愿较低

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力有所增强,但这部分员工动机和自信心呈降低趋势,原因是员工所期望的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感到工作的困难比预期的要大、乐趣比预期的低。幻想与现实的差距降低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情绪一落千丈,工作意愿较低。

 

 

(三)能力较高,意愿或高或低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员工的能力和阅历进入了较高的阶段。这种下属已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并在熟悉的工作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是遇到挑战性目标时仍缺乏独立完成工作之信心,呈现出变动的工作意愿。因为随着员工能力的提高,自信心也会增强,当遇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时,自信心就高,工作意愿就提升,但遇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就会因自信心不足而使工作意愿降低。

 

(四)能力高,意愿也高

第四阶段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双高”的阶段,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也是我们进行职工队伍建设所达到的最高目标。这时的员工在工作能力上已能独当一面,有强烈的动机和自信独立完成工作,是比较稳定的骨干员工,对于他们的日常任务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并乐在其中。对于这些员工,领导者唯一需要布置的就是工作目标。

 

 

 

两种不同的领导行为

 

领导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怎么去制定公司目标、考核下属,包括必要的公关活动,包括阅读报告公文等等,这些事都是领导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透过这些日常的行为,可以把领导者的行为分成两种:

 

(一)指挥性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领导者布置工作、命令、检查、监督、控制、指挥、指导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指挥性的行为。指挥性的行为是单向沟通的方式,即领导说,下属听。

 

1.如何给下属布置工作

这就是在“5W”和“2H”的方面给下属布置工作,基本上是一个程序化的流程。这个时候领导者是在实施一个指挥性的行为,当领导者布置完工作以后会采取严密的监督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是决定者,领导者是帮助解决问题的人。

 

2.指挥性行为的特点

强调建立结构

一个指挥性行为很强的领导者强调完成任务的结构。同样一件事情、一个任务,指挥性行为的领导在布置的时候,会强调准备工作一定要如何去做,具体实行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总结的时候应该如何做。

组织

(1)组织的对象

人、财、物、时间和信息是组织的对象。例如一位领导布置一项任务是到东北去组建一家新公司,面对这项任务,前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后期做什么,这是结构。

(2)如何完成任务

这就需要组织有关的资源。这些资源中,

①人

有多少原有员工可以用,需要招聘多少新人,这是人的资源的组合。

②财

有多少钱作为开发费。

③物

在公司允许的范围之内可以购买哪些用品。

④时间

必须在多长时间之内把这家分公司组建完毕。

⑤信息资源

要了解一下在东北当地的市场中竞争对手都有谁?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少?这就是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组织,一个指挥性行为的领导者会给出明确的指示。

提供指导

当一个领导者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的时候,他是在教你如何去完成任务,只要你按照他的步骤一步一步去做,就能够学习到很多知识。他会以自己的经验给你提供指导,以过来人的方式给你提供一些做事的风格或者方法。所以一个指挥性行为的领导者就等于在教你如何做。

监督

一个指挥性行为的领导者从来就不可能把一个任务布置给员工以后,就不管不闻不问了。领导者会采取有效的监督方式。

这四个词语是指挥性行为的关键词,它们可以帮助判断一位领导的行为。领导者的指挥性行为偏强,会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有所帮助,在这两者中可以找到对应的关系。

 

(二)支持性行为——增强员工的工作意愿

领导者的日常活动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包括解释公司的决定,包括当下属做得好的时候给下属正面认知、赞扬,包括跟下属的沟通,包括对下属的鼓励等等,这些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领导者的行为,叫做支持性行为。支持性行为就是对下属的努力表示支持,鼓励下属自发地去完成目标。指挥性行为是要员工去做,而支持性行为是鼓励员工去做,一位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总是在鼓励和赞美下属,提高下属的自信心。

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从来就不会给员工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总是在问如何去解决。所以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是在拓展下属的思维,鼓励下属冒险。

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员工去做事情,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支持性行为有几个关键词:

 

1.问

一位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习惯去问员工问题,例如一个领导者召集所有人在一起开会,指挥性的领导者可能从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在哪里,但是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可能问大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公司的离职率偏高,在座的各位都是资深的经理人,你们了解一线的情况,你们了解公司的人员为什么会离开,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想法贡献出来,如何有效地保留公司的员工?

 

2.听

问完了之后,接下来领导者要做的就是积极地聆听,这就是支持性行为的第二个关键词:听。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有效的领导是从聆听开始的。听,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在沟通的技巧中会讲到如何聆听。有人说,过去的领导者懂得如何去说,但是未来的领导者是要懂得如何去听。要一心一意地去听,还要做出适时的反应。

 

3.鼓励

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总是在鼓励员工去做事情时,从来不会给员工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总是在问如何去解决。所以支持性行为的领导者是在拓展下属的思维,鼓励下属去冒险。

 

4.解释

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应该向下属解释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它的重要性如何。所以只有跟下属解释很清楚的时候,下属才更有意愿去完成工作。

 

员工的发展有两个尺度:能力和意愿;而领导的行为有两种方式: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指挥性行为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有帮助,支持性行为对员工的工作意愿有帮助,这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宏观教化员工的智慧(下)

 

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这两种行为的不同组合会得出四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任何一位领导者都不可能仅仅只有其中的一种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其他的行为,所以指挥性行为、支持性行为在每一个领导者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指挥性行为偏强,有的人支持性行为偏强。把指挥性行为作为一条横轴,支持性行为作为一条纵轴,通过这样两个轴就会得出四个部分的内容,也就是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和方法。

图2-1  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一)命令式的领导风格

指挥多,支持少,这是一种命令式的领导方式。也就是第一种领导类型,用S1(style,是领导风格的类型)表示。

 

1.命令式的领导风格的特征

领导者对员工的角色和目标给予详尽的指导,并密切监督员工的工作成效,以便工作成果给予经常的反馈。领导者经常告诉下属应该在哪里、什么时候做什么和怎样去完成各种任务。决策由领导者自己决定,交流是单向的,对如何完成工作目标的规则和纪律约束清晰、明确。

 

2.命令式领导风格适用的员工的类型

针对高工作意愿而低工作能力的员工多采用命令型领导风格。

 

(二)教练式的领导风格

见图2-1,在右上角的部分,这种领导方式称为S2,教练式的领导风格。指挥性行为偏高,支持性行为也偏高。教练采用的就是一种高指挥、高支持的方式。在球场上踢球的时候踢什么阵型是教练决定的,但是当队员球踢得很好的时候,教练也会给他支持,给他激励,所以他一边指挥,一边激励。一边通过指挥的方式调整员工的技能,一边通过支持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状态,这就是所说的教练的方式。

 

1.教练式领导风格的特征

领导者命令与支持并重,领导者仍给予大量指示,同时也试图倾听下属对决定的想法。决策的控制权仍掌握在领导者手中,对员工好的行为给予赞赏,关注工作进程,及时对下属提供工作表现好坏的反馈。

 

2.适合指导的员工类型

高指挥对员工的能力有帮助,高支持对员工的意愿有帮助,什么样的员工既缺能力又缺意愿呢?应该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员工能力只有一点点,所以还需要指挥,工作的意愿相当不足。所以,要用高指挥高支持的教练风格和方法来带动第二阶段的员工。

 

3.教练式的领导指导员工的步骤

(1)帮助下属确定问题,下属可能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2)帮助下属设定一些目标。

(3)说清楚决策的理由,同时也试图听一听下属的想法,促进一些新的意见和想法的提出。必要的时候要支持和赞美下属的任何意见和建议。但是在决策的过程中,领导者依然是最后的决策人。

 

(三)支持式的领导风格

 

1.支持式领导风格的特征

高支持,低指挥,多支持,少指导,就是尽量激励下属自己去做,而不是告诉他如何去做。支持式的领导风格和方法在决策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就是让下属参与进来,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鼓励下属提问,跟下属共同做决定。一个支持式风格的领导者常常举行团队会议,一起讨论问题,大家共同做决定。

支持性风格的领导者跟前两种有所不同,已经从目标为导向慢慢地转向了以人际为导向。因为这种类型的领导经常给予下属一些认可、鼓励、支持。

 

2.支持式风格的领导者适合指导的对象

高支持对员工的工作的意愿有帮助,低指挥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没有什么帮助。正好适合指导的是第三阶段的员工。第三阶段的员工的特点是能力较高,不需要去指挥他,他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但是他的意愿还不足,总是上下波动,面对一个上下波动的员工,自信心不足的员工,领导者就要对他提供一些支持,提供一些激励。如果领导者告诉他这个问题你都不愿意去做,那么公司可能没有人做了。只要用这种支持性的语言,员工就会得到鼓。

 

(四)授权式的领导风格

指挥性行为偏低,支持性行为也偏低,这是授权式的领导模式,用S4表示。

 

1.授权式领导的特征

领导者提供适当的资源,少支持,少指导,决策过程委托下属去完成,明确告知下属希望他们自己发现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允许下属承担风险和进行变革。

 

2.授权式领导适合的员工类型

自然是双高员工的发展阶段。员工的能力高,不需要你再指挥,员工的意愿足,也不需要你支持,所以授权式的领导风格和方法,适合指导的是第四阶段的员工。领导方式少支持,少指导,决策的过程委托下属去完成,明确地告诉下属希望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授权式这种领导方式会允许下属去进行变革。面对第四阶段的员工,领导者根本不需要给他们太多的激励,也根本不需要给他们太多的指挥,因为他们已经非常成熟了,少给指挥,少给激励,但并不是不给指挥,不给支持,只是适当少一点点就可以了。第四阶段的员工会懂得自我激励。

 

四种领导风格的弹性运用

 

弹性运用四种领导风格,即因人而易、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在企业的不同生命阶段,对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对于同一个人,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阶,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在弹性运用四种领导风格的时候,要注意员工角色改变。

 

(一)角色改变应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形:企业的销售业务做得优秀,销售人员就提升为销售经理;工程师做好了,马上就被提升为工程师的经理。实际上,从业务走向管理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关键点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工程师干得出色,只是说明他作为工程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很好,在这些方面,他是处于第四发展阶段。工程师被提拔为经理后,其业务范围实际转到了管理方面。在管理方面,工程师可能并不熟悉,他可能一下降到了第一或者第二阶段。从熟悉变为不熟悉,从足以胜任的原岗位变为不一定能胜任的经理职位,风险就产生了。实际上,随着员工的升迁,这种转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转变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点:

 

1.角色转变

过去是作为员工,是一个运动员的角色;提升以后,就要扮演一个教练的角色,所以角色从运动员转变为教练。

 

2.工作内容的改变

过去作为一名工程师,工作内容主要是测试产品;被提拔为经理后,其工作内容就转变为管理员工。

 

3.技巧的转变

过去作为工程师主要是用测试技巧及业务技能等;作为一名管理者,应用的是管理技巧。

 

4.人际关系的改变

过去作为一名下属,工作只要得到主管上司认可和赏识就足够了,所以被喜欢就能成功;现在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面对各个不同的员工,不管喜欢不喜欢都要去面对,所以必须要从受人喜欢变成受所有人的尊重。

 

5.评价方式的转变

过去评价一个人好不好就看他的业务技能,测试水平好,那么个人绩效就好;现在作为一个领导者,评价的时候就不是只看个人,而是看整个团队。

因此,将任何一个人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时候,最好是对其做相应的培训。否则,缺乏技能培训,赶鸭子上架,出了问题领导者首先要承担责任。

 

(二)做一名弹性的领导者

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用S1命令式的方式盲目告诉下属该做什么并放手让他们去做,由于下属仍然在第四发展阶段,其下属最后的结果不如预期,而领导者此时又像S1一样,苛责下属,追查错源,甚至最终开除他。这样做只能带给主管的挫败感和下属的愤怒感。因此,必须提防陷入一种权变领导的陷阱之中,必须弹性地运用四种不同的领导风格和方法,在企业的不同生命阶段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在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