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们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因素
影响人们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因素(一)
无意识因素
应当意识到而意识不到,应该有这个意识而却没有这个意识,这就是无意识,这是一种常规思维的弊端。管理人员必须在交代工作、沟通过程当中学会思考对方的认识,而后把自己的观点和对方的观点结合起来。
常模因素
常模因素就是我们讲的常规因素,它包括如下三大因素。
1.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往往是影响我们思维的一个基本的因素,组织规模大,遇到和思考的问题可能就会复杂一些。
2.指导思想
管理者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传统的还是基于开放的,基于市场的还是基于自身的,这些指导思想都是影响该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因素。
3.市场形势
市场形势在不断变化,如果管理者不按照市场的变化去思考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他解决问题的效果。
潜在因素
管理者在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很难考虑到甚至根本不考虑潜在的因素,而潜在因素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潜在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五大因素:
1.心向作用
所谓心向作用,是指因当事人对待问题的心理倾向所产生的作用。心向指心之所向,对于一件事的做法,如屡屡采用同一方法去做,久之成为习惯,以后每当遇及类似情境时,即不假思索地以同样方式去处理。此种做事的习惯性倾向,被称为心向。
2.思维惯性
管理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信息而形成了一种优势思维的要素。一旦形成了优势思维要素,我们就会用这种优势思维去解决问题,总用这种优势思维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形成了管理者的思维惯性。
3.功能固着
所谓功能固着,是指解决问题时,因个人在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或因素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习惯上人们总是把各种工具分别赋予其固定功能。善于解决难题的人,其最大特征就是能突破功能固着的心锁,针对需要,善择手段以达到目的。
4.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一般的情况是,当事人能够认识问题、了解问题的性质与目的,缺乏的只是如何选择适当方法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代表他以往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知识累积的经验。这种经验累积常表现在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在看法中包括了他的能力、知识、经验、态度和观念。
执行能力与问题探索的基础——具备创新意识
我们在探索问题的时候,要有多角度、多方面、开放式的、发散式的思维。只要能达到这个结果,过程越简洁越精炼越好。
创新的社会因素
创新不能脱离社会因素,创新的社会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9点:
① 文化手段的便利;
② 对刺激文化的开放;
③ 对不同观点的容纳;
④ 重要人物的相互影响;
⑤ 对鼓励和奖励的提倡;
⑥ 注重正在生成的而不是已经存在的;
⑦ 无差别地让所有人自由使用文化手段;
⑧ 在严重压抑后获得解放或保持一定的差别;
⑨ 接受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刺激。
创新的社会因素有很多,我们必须清楚一点,即:我们必须进行人性化管理,尊重对方、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其实质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尊严!
要想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分析,让他们感觉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怀备至,这样你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问题探索树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答案对不对,首先要看问题对不对,如果答案是按规定得出的,但规定是错的,这样只会使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最终蜕变为危机。
面对问题的时候怎么去解决,请参考下面的问题探索树。对待问题,有八个步骤。第一收集更多信息,第二要明确发生了什么事,第三有哪些人参与,第四你是如何想的,第五你做了什么,第六问题是怎么发生的,第七在什么场合,第八弄清了什么事情。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就会逐渐地水落石出。
解决问题的思路
下面几条是比较原则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
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员工的问题就是其上级的问题,中层干部的问题其实是决策者的问题。
2.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看不出问题的人,说明其思维方法、观察力、敏锐力等方面发生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首先要把遮住管理者眼睛的“叶子”去掉。
3.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
不怕问题出现,就怕问题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问题说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4.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你的责任
我们应该改变原来对待部下和对待上级的态度。你的部下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其素质还没有提高,你不要向上级抱怨员工素质低,你应该反思自己,你是否帮助过他,你是否培养提高了他的素质。
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问题,我们建议这么几条:
1.进入情况,接受问题
首先我们要正视问题的存在,不要逃避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
2.认清问题,确定目的
认清问题也是分析问题的过程。为问题找原因,这是制定解决方案之前必须采取的措施。通过分析原因,我们才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方向。
3.形成假设,提出策略
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某种策略和手段只能够解决问题的某一方面或者是只能够适应于某段时间,对于解决方案的局限性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必须先形成假设。
4.采取行动,验证假设
分析了原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为重要的就是实施行动,通过看问题能否被有效的解决,来验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正确性。
5.根据目的,通盘检查
根据在第一个步骤中拟订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对分析对象进行通盘检查,防止出现漏洞,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