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行政管理是非判断与思维差异的来源

网络2021-08-03306
行政管理是非判断与思维差异的来源是非判断并不是一种天然客观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哲学观念,因而对完全相同的事物或者事件会作出截然不同的是非判断。 1.是非判断差异来自思维差异世界上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一分法这三种思维,不同的思维...

行政管理是非判断与思维差异的来源

是非判断并不是一种天然客观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哲学观念,因而对完全相同的事物或者事件会作出截然不同的是非判断。

 

1.是非判断差异来自思维差异

世界上主要有三分法、二分法和一分法这三种思维,不同的思维有着不同的是非判断:

是非难明

是非难明是三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中国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的“是非难明”。是非难明强调判断是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即使是非的标准很难把握,但认为判断的结果仍然应当是“是非分别”。

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是二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是非分明意味着是非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根据这条界限,就可以清晰确定是非。美国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的“是非分明”:“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绝对不能含糊不清,脚踏两只船。

是非不明

是非不明是一分法思维的是非判断,日本人的是非观就是典型的“是非不明”。日本人极其尊重前辈和上级,凡是前辈或上级的言语命令都要听从和完全接受,而自己根本就不用做是非思考。这种是非观指导下的行为一般比较果断迅速,有雷厉风行的特点,但很多时候也很盲目,缺乏细心考虑。

 

2.思维差异来自哲学的不同

思维的差异来自哲学的差异。同是在站在地球上看地球,不同角度和方位则有不同的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东方人从东方看地球,西方人从西方看地球,虽然用的都是观察法,但同样的事实却有不同的看法。

东方人看地球

东方人看到的是“生”的过程,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方人认为一内涵二,一在先二在后,所以是“一生二”。因此,东方人认为合大于分,推崇“一”,讲究“和合”与“统一”,故而有“和为贵”的观念。

西方人看地球

西方人看到的是“分”的过程,即: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西方人认为二构成一,二在先一在后,所以是一分为二。因此,西方人认为分大于合,推崇“个体”,讲究“分析”与“对立”,故而有“个人秀”的风气。

 

第三节  根本问题探讨:一何以生二

三种管理思维的转化

三分法思维可以轻易地转化为二分法和一分法思维,二分法思维也可以转化为三分法和一分法思维,但转化为三分法思维时相对比较困难。一分法则很难转化为三分法和二分法思维。所以下面只着重介绍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共同变化。

 

1.二分法的变化

二分法有两种变化

二分法变为三分法

二构成一要变成一内涵二,也就是从二分法变为三分法很困难,因为条线不够长。所以对美国人来说,中国人很难懂,缺乏法制和规定,没有章法可循,甚至有时还会觉得中国人思维模棱两可。

二分法变为一分法

二分法要变成一分法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放弃标准线,学会绝对服从就可以。所以一个美国人可以很容易地就能理解并学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2.一内涵二的变化

一内涵二有两种变化

三分法变为二分法

一内涵二要变成二构成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曲线够长,可以拉为直线。三分法的思维比较复杂,对是非标准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强调较多。三分法转变为二分法,主要就是要将原先所持的是非标准简单化、单一化,随后即可依照标准一步步地作出是非分明的判断。

三分法变为一分法

三分法要变成一分法更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完全放弃是非标准,学会绝对服从就可以了。三分法因为标准复杂难以把握而常常无法作出决断,现在变为一分法则只需取消标准听从命令就可以了,因为一分法只强调行动,完全不需要思考。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