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组织智商的核心-认知能力

网络2021-08-03272
组织智商的核心-认知能力(上)认知的核心(上)1.学习观任何一个企业,必须建立对学习的正确的管理观念,才可以开始组织学习。而建立学习观应当遵循以下方法: 梳理社会上所有个体的成长历程、受教育的过程、职业生涯都不是为某一企业专门打造的,因此需...

组织智商的核心-认知能力(上)

认知的核心(上)

1.学习观

任何一个企业,必须建立对学习的正确的管理观念,才可以开始组织学习。而建立学习观应当遵循以下方法:

 梳理

社会上所有个体的成长历程、受教育的过程、职业生涯都不是为某一企业专门打造的,因此需要对员工的知识进行梳理。

① 显性化

一个企业应当对员工已有的存量知识进行显性化。

② 分层分类

③ 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④ 知识剥离

知识梳理也需要进行知识剥离的工作

 吞消化

吞消化,即要求任何一个来到组织体内的新同事,不管他的存量知识有多少,他是否建立了知识库,必须将其融入到整个组织的知识系统中来。

组织智商的作用之一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使得任何人进入组织以后,对整个知识系统能够很快地了解掌握,而新人的知识系统也将对组织原有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输出

在知识的梳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输出”为王。真正的有价值的知识往往介于混沌和清晰之间。在一个人阐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清晰知识阐述出来,另一方面混沌的知识,经过阐释以后也可以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置换

置换指的是一些新员工,进入组织之前并没有相关岗位的知识,要完成一次能力的转换,首先必须以他人或者以已存在的一个体系为自己的参照,然后逐步在体系的局部进行验证,对体系的局部进行个性化修正,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

 图像化思维

图像化思维,即一个组织应当尽量建立一个感性的思维表达方式,从而使得思维能够迅速有效地传播。

组织中的经验,往往是个体的深入实践。这种个体实践如果表达为文字,常常不为他人所理解。而图像化思维表现形式比较感性、活泼、形象,容易被理解接受。

 组织式学习

组织式学习,即通过读书会、经验交流会等交流彼此想法,形成学习机制。

 间接到直接

对于个人来说,大部分知识和经验都是间接的,而且个人的直接经验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个人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要从少量的自我经验中抽离出方法论或者是认识论。

 组织智商的核心-认知能力(下)

认知的核心(下)

2.认识论

 复杂

在治理企业时,必须建立最起码的复杂观。例如政出多门、思路多变等等,都会导致复杂局面。如果不能认识到,不能不断变革,就无法实现绩效管理。

从根本上说,所谓企业的崩溃即企业的复杂度超越了个人内部的治理驾驭能力。相反,如果个人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就可以容许一定程度的复杂。

 系统

一个企业中,所有因素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从而整体形成一个广泛联系的系统。系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果组织智商设计得当,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就能推动企业高速成长。

 突变

传统企业常常倾向于渐变,但有些问题是渐变无法解决的。而突变容易让人产生畏惧心理。

实际上,突变分为时间上的突变与程度上的突变两种,程度上的突变能够让组织的一些问题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

 大成智慧

大成智慧是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可以在企业里面构筑人机一体化,人和机一起构筑成一种大成智慧。

大成智慧能够启发组织智商的开创,当然它是一个战术层面的应用,不能上升成为一种机制。

 穿透性

穿透性指的是,企业里面有很多表象,容易使得经营者远离事实,不能掌握真实状况。因此,组织智商的建立,需要企业领导者有穿透力,透过现象去发掘背后的实质问题。

 洞察

企业中普遍存在一种异常的现象,即企业家所讲的内容只是他希望去实现的目标,而不是事实,此时,组织中需要有穿透性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存在,以区分真相与幻象。

 对称

对称是美学上的观点。传统美学中有一个观点,即世界是泛对称的。所谓泛对称,指有好就有坏,有突变就有渐变等等。但好坏、突变渐变都不是以简单的一半对一半的状态平均存在的,应当打破绝对的平衡、平均的对称观点。

 质变

虽然任何一个企业都倾向于保持技术的连续性,但实际上技术却是跳跃式进步的。如果企业不能够促成自己质变,就面临非常大的危机。随着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投入的沉没成本也会越来越多,最终所有投入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无效了。

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往往也不知道新技术会起源于何方,因而他们会通过不断地收购,伸出很多触角去全方位地接触整个行业的变化,从而尽可能领先他人一步,去感知变化的事实。

 形而上

形而上是企业学习的一个基础点,必须在形而上,即概念、规律等层面上去研究宏观大势,以及各种趋势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等等。

3.方法论

一个企业要构筑自己的方法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比照

比照既包括自身的纵向比较,也包括与其他企业的横向比较。

 分层分类

即将企业看成包括若干个层面的复合体系,如在人力资源工作者看来,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结合体;对一个物流工作者来说,企业无外乎是一个物流体;而对一个财务管理者来说,企业就是个投资组合体等。

 分层剖析

分层剖析的高度就在于尽管一个企业被看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单个个体,但它仍然是一个复合的统一体系。

 立体化

人从书本上获得的信息总是单薄的、平面的。而在实践过程当中,需要立体化的思维。例如对于一个管理学教授来说,影响经营的可能有200个因素,而且这200个因素都可以等量齐观,同样重要。但是对于一个老辣的经营者来说,他只要抓住一个核心就可以。原因是,在漫长的经营过程中,他把握了一个企业的特点和重心环节。因此,原本书本上的管理要素就从一个平面变成了多层次体系,从而立体化了。

 混沌尺度

混沌尺度是指对同一个事物,应当细腻地、有层次地、封闭地去感受,同时也以同样的态度去传达,这样才能有价值地沟通。

 三层次

所谓三层次是指对于管理市场的概念,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即战略层次、管理层次、操作层次。

 建模

企业是一个复杂实体,但可以通过简化找出其内涵的商业模式。而从商业模式的高度去看企业的运作状况,能够使得一些问题变得相对简单明了。

认知能力在组织中的运用

1.道

所谓道,既为规律。一个企业的运作都是基于它对道,包括天地之道、国家、世界规律的一个认识。经营的根本就在于如何把握规律。

2.局

在道之下,传统的中国智慧讲究布局,而对应的西方观念即为战略。

3.势

国家间、地区间,各种力量在对比、斗争、冲突即构成所谓的势。企业必须明确自身与大政方针之间的关系。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企业的运作都要在产业的层面上运作,必须依据于产业,明确企业处于整体产业的位置。

4.场

场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内场

内场指的是企业经营的内在能量与能力。

 外场

外场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5.能

能即为能力和能量。

6.气

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否顺畅、气能否贯通,对企业的成功与否有关键的作用。

内容小结

 企业要进行组织学习、知识管理,而比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它对学习本身进行管理,即如何建立学习观。

 任何一个企业里面的群体,如果都能够拥有正确的认识论,就能建立突破本位主义的能力。

 任何企业都有一些基于行业、基于本企业个性和人力资源构成等形成的方法论。

而通过交流方法论,可以将企业的运作提高到组织智商的高度。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