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技术专家的角色及其特征、优缺点

网络2021-08-03170
技术专家的角色及其特征、优缺点 团队的最后一个角色是技术专家,这个角色在不同的团队中所表现的状况是不太一样的。 1.技术专家的角色描述技术专家对团队来说是奉献的人,他们热衷于自己的本职专业,甘心奉献,他们为自己所拥有的专业和技能自豪...

技术专家的角色及其特征、优缺点

 

团队的最后一个角色是技术专家,这个角色在不同的团队中所表现的状况是不太一样的。

 

1.技术专家的角色描述

技术专家对团队来说是奉献的人,他们热衷于自己的本职专业,甘心奉献,他们为自己所拥有的专业和技能自豪。他们的工作就是要维护一种标准,而不能降低这个标准;他们陶醉在自己的专题中,一般对别人不太容易感兴趣。最终技术专家也会变成一个在狭窄领域里绝对的权威。

 

2.技术专家的典型特征

诚心诚意、主动性很强、甘心奉献。

 

3.技术专家在团队中的作用

技术专家在团队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他们为团队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专业的支持;作为管理者,由于在专业领域知道的比其他任何人都多,所以要求别人能服从和支持他。通常他们缺乏在管理方面的经验。

 

4.技术专家的优、缺点

(1)优点

有奉献精神,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致力于维护专业的标准。

(2)缺点

局限于狭窄的领导,专著于技术而忽略整个大局。不能容忍的缺点或影响他发展的缺点是忽视能力之外的一些因素。

 

 

 

团队目标的作用——让目标引航

 

建立高绩效团队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目标,目标是团队存在的理由,也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

目标是团队决策的前提。团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领导者需要随时进行决策,没有目标的团队只会走一步看一步,处于投机和侥幸的不确定状态中,风险系数加大,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不仅会迷失方向,也难免触礁。

目标是发展团队合作的一面旗帜。团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体成员的利益,自然也是鼓舞大家斗志,协调大家行动的关键因素。

 

团队目标的来源

 

首先,目标来自于团队的远景,人因梦想而伟大,团队亦然。愿景是勾勒团队未来的一幅蓝图,是明日的美梦与机会。它告诉团队“将来会怎么样”。具有挑战性的愿景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但它会激励团队成员勇往直前的斗志。

再重要的任务只能维系团队数日、数月的合作,而愿景则持续不断。好的愿景能振奋人心,启发智慧。但如果没有目标配合完成,愿景只能是一堆空话。目标是根据愿景制定的行动纲领,也是达成愿景的手段。

 

 

定目标的原则

 

1.确定团队目标的原则有五

第一,了解是谁确定团队的目标。团队目标的确定需要几个方面的成员:首先领导者必须参加;团队的核心成员,也可能团队的全体成员参与。

第二,团队的目标必须跟团队的愿景相连接。目标是与愿景的方向一致的,它是达成愿景的一部分,所以目标必须跟团队的远景,也可能就是团队发展的目的相连接。

第三,必须发展一套目标运行的程序来随时纠偏或修正目标。目标定下来以后不见得就一定准确,还需要根据监督、检查的情形随时往正确的路上引导。

第四,实施有效目标的分解。目标来自于愿景,愿景又来源于组织的大目标,而个人的目标来自于团队的目标,它对团队目标起支持性的作用。

第五,必须有效的把目标传达给所有的成员和相关的人。相关的人可能是团队外部的成员,比方说相关的团队、有业务关系的团队、也可能是团队的领导者。

 

2.SMART原则

制定目标有一个“黄金准则”——SMART原则。SMART是英文5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汇总。好的目标应该能够符合SMART原则。 

(1)S(Specific)——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的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往往有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或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示例:目标:“增强客户的意识”。这种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

减少客户投诉,过去客户投诉率是3%,现在把它减低到1.5%或者1%。

提升服务的速度,也是客户意识的一个方面。

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

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

有这么多增强客户意识的做法,我们所说的“增强客户意识”到底指哪一块?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所以建议这样修改,比方说,我们将在月底前把前台收银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标准,这个正常的标准可能是两分钟,也可能是一分钟,或分时段来确定标准。

(2)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当然可能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这就是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分歧,原因就在于没给他一个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说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

比方说,“为所有的老员工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进一步是一个既不明确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这个培训,不管谁讲,也不管效果好坏都叫进一步?

改进一下:准确地说,在什么时间前完成对所有老员工关于某个主题的培训,并且在这个课程结束后,学员的评分在85分以上,低于85分就认为效果不理想,高于85分就是所期待的一个结果。这样一改进就变得可以衡量,按最终参加的人数多少、主题的、是不是解决问题、学员最后的满意度是不是达到85分以上。有这样指标来衡量,这个目标在衡量

性特征上就符合标准了。

(3)A(Acceptable)——可接受性

定目标时,总希望越高越好,领导也有这种期待。但目标是要能够被执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权利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映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这个目标,有没有最终的把握,这个可不好说。一旦有一天这个目标真完成不了的时候,下属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推卸责任:你看我早就说了,这个目标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

定目标通常有三种途经:

第一种,自上而下,由上司定,定完后下属接受。

第二种,自下而上,下属定,定完后让领导批准。

第三种,双方共同制定。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通过沟通来达成共识,没有这个过程就谈不上可接受性。无论何种途径,心里应该有一个自己所希望的目标,然后象征性的征求一下下属的意见。

“控制式”的领导喜欢自己定目标,然后交给下属去完成,他们不在乎下属的意见和反映,这种做法越来越没有市场。今天员工的知识层次、学历、自己本身的素质,以及他们主张的个性张扬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从前。面对这种情形领导者应该更多的吸收下属来参与目标制定的过程,即便是团队整体的目标。

(4)R(Realistic)——实际性

目标的实际性是指在现实的条件下是否可行、可操作。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方面领导者乐观的估计了当前的形势,低估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条件、技术条件、系统信息的条件、团队的环境因素等,以至于下达了一个高于实际能力的指标。另外,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成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示例:一位餐厅的经理定的目标是:早餐时段的销售在上月早餐销售额的基础上提升15%。算一下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几千块钱的概念,如果把它换成利润是一个相当低的数字。但为完成这个目标的投入要花费多大?这个投入比起利润要更高。

这就是一个不太实际的目标,就在于它花了大量的钱,最后还没有得到所投入的这些资本,它不是一个好目标。

团队目标的实际性要从两个方面看:第一,是不是高不可攀;第二,是否符合企业团队对于这个目标的投入产出期望值。

有时实际性需要团队领导衡量。因为有时可能领导说投入这么多钱,目的就是打败竞争对手,所以尽管获得的并不那么高,但打败竞争对手是主要目标。这种情形下的目标就是实际的。

(5)T(Timed)——时限性

目标特性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完全不同,上司着急,但下面不知道。到头来上司可能暴跳如雷,而下属觉得委屈。这种没有明确时间限定的方式也会带来考核的不公正,伤害工作关系,伤害下属的工作热情。

举个例子:我将在2002年5月31号之前完成某事,5月31号前就是一个确定的时间限制,5月31号之后的任何一天都可以检定这个目标是否完成。

 

3.设定目标的窍门

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一些设定目标的窍门,归纳为“四要、四不要”。

第一个“要和不要”:要使用精确的描述性语言。“我们要在三天内回答客户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精确描述性的语言;不要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我们对待客户要表现尽量专业些”。

第二个“要和不要”:要使用积极的动词,比方说增加、提升、取得等;不要使用被动词了解、熟悉等。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它们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要和不要”:要具体、明确,比如,“人力资源部要求每三天更换一次人头报告”,这就是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法;不要泛泛而谈,“在团队中增强客户意识”。

第四个“要和不要”:要使用简单有意义的衡量标准。比方说,“团队今年的预算要比去年同期减少15%”,这就是个相对比较简单有意义的衡量标准;不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衡量标准,比方说,“把部门的预算控制在去年的水平内”。

为了让目标尽可能符合SMART标准,让人感觉是一个好的目标,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来确定。

 

4.目标设定的衡量标准

怎么对目标进行定量分析?有很多标准可供参考。

数量标准:利润率、产量高低、收入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客户的保有率、新的顾客的数量、新产品的比例、投资的回报率、每股的收益等等。

费用标准:单位的成本、预算与实际的比例、人工成本与销售额之间的比例等。

实现标准:对客户按时交货、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单位生产时间、客户的响应时间、服务速度等等。质量标准:产品的合格率、错误率、次品率、可靠性、复修率。

 

5.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一些陷阱

(1)不要确定高不可攀的目标。高不可攀的目标将没有办法激励员工的士气,反而会使员工泄气。目标最佳的位置是适当偏高,好的目标就像跳起来够树上的柿子,使劲努力一把就能够得着。

(2)不要低估你的团队,也不要低估团队成员的潜力,他们有能力完成得比现在更好。同理,如果柿子太低,不需要跳就拿得着,这也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3)不要用文字或数字,让人感觉很难记住。一个好的目标应该简洁可操作,并且需要集中到关键的领域。

(4)不要保密,目标定出来了以后,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会议、个别沟通、张贴公告等让所有的成员都知道。

建立高绩团队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目标,目标是团队存在的理由,也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这一讲主要讨论了团队目标的作用——目标是团队决策的前提、是发展团队合作的一面旗帜。团队的目标来自于团队的愿景。确立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本讲着重介绍了SMART原则的5个要点以及高目标的窍门、衡量标准及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一些陷阱。

 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一些陷阱

 

(1)不要确定高不可攀的目标。高不可攀的目标将没有办法激励员工的士气,反而会使员工泄气。目标最佳的位置是适当偏高,好的目标就像跳起来够树上的柿子,使劲努力一把就能够得着。

(2)不要低估你的团队,也不要低估团队成员的潜力,他们有能力完成得比现在更好。同理,如果柿子太低,不需要跳就拿得着,这也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3)不要用文字或数字,让人感觉很难记住。一个好的目标应该简洁可操作,并且需要集中到关键的领域。

(4)不要保密,目标定出来了以后,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会议、个别沟通、张贴公告等让所有的成员都知道。

 目标的挑战性

 

1.挑战性目标的好处

目标是相对于员工近期的工作业绩来说的,要考虑现有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条件,企业现有的工作能力和条件,然后进行资源配制,使它适当偏高,具有挑战性。

(1)可以给下属适当的加压。人在压力之下的工作状态是不同的,压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压力太大绩效不会太高,反而让人不愿意面临这样一个目标;反过来如果没有这个压力或压力非常低,团队的目标也很难实现。适度的压力对团队的目标是有帮助的,压力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2)可以调动下属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如果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赋予一定的工作热情,努力一把就可以够得着这个目标,那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3)促使下属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满足于现状。如果不需要太多努力就可以达成目标的话,很容易使人满足于现状。

(4)当具有挑战性的新目标完成时,会带给团队成员或整个的团队一种成就感。

 

2.如何制定挑战性的目标

制定挑战性的目标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考虑:

(1)不能忽略所在市场的环境。比如行业的趋势:今年百货业的增长率大约是10%,作为百货业中团队的销售目标就要考虑这个行业的特点。而如果是超市,就不能按行业趋势来算,因为百货业基本上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超市增长的比例可能就比较大。

(2)要考虑到竞争。比如一个餐饮团队,去年做到了二百万,但今年旁边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可能会给销售带来30%的下降,这个时候在团队目标当中就要考虑到这种竞争因素的存在。

(3)要考虑到下属的自信心。也许领导认为这个目标是合适的,但下属的自信心不强,没有把握,这时就必须去说服下属,让他接受这个目标。

(4)在制定挑战性目标的时候有一种误解:去年比前年的销售提升到30%,今年我们要更上一层楼,比去年再提高35%。这一点是否合理要取决于今年、去年和前年之间的增长关系有什么不同。不能说今年比去年增加了,明年就一定要比今年提升,这要考虑到当地的市场环境因素、下属的能力等。

(5)在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呈现下滑态势的情况下,就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内。领导者跟下属一起定团队目标,需要解释,甚至有时要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提升团队成员的自信心。

 

3.挑战性目标不是鞭打快牛

有人说挑战性的目标其实就是鞭打快牛,他这样描述:

去年我的业绩做得不错,在这么高的基础之上为什么还要我跟别人一样再增加23%的指标呢?别人没有达到目标也增加23%,我达到并超过目标,又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增加,这是不合理的,这不就成了谁干得好,就要多干吗?

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

(1)激励机制可能出了问题。对干得好或差的成员在报酬上没有差别或没拉开档次。能者多劳也未必不对,但关键是能者多劳能否多得,得包括提升、认可或报酬。

(2)快牛与慢牛的起点不同。不仅是业绩起点,包括个人条件(资深程度/年龄/阅历/经验)、领导支持、资源配合等,先天条件和投入不一样,结果自然也有区别。

(3)按照20/80原则来解释也是合理的。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中,很可能80%的销售额由20%骨干的员工创造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能者多劳也有合理的一面。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