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认证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网络2021-08-02318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上) 中国特殊的沟通方式 绩效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在绩效管理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沟通中,语言仅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多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上)

 

中国特殊的沟通方式

 

绩效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在绩效管理中,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沟通中,语言仅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多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比如肢体、表情、内心世界的微小变化。所以,在沟通中,一定要注意非语言方式发生的变化以及传递的信息。

绩效管理是从西方引进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在绩效管理的沟通中,却不能使用西方的沟通方式。这是因为沟通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国的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沟通中,一定要遵循我国的文化。

 

(一)中西方沟通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是典型的亲密型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注意人际关系的维系。而西方的文化是典型的疏离型文化,崇尚个性的表达,不注重人际关系。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差异:

中国人职场沟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间接和婉转的沟通效果更好

在职场沟通中,中方与西方的最大差别就是中方更注重间接、婉转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间接和婉转的沟通比直接的沟通效果更好。

 顾及情面

话中有话,还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时候,别人说的未必是真心话,只是顾及你的情面而已。

 

 喜欢交心

中国人沟通,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就是问别人家长里短。而这种方式,在西方人眼中,并不能让他人感动,拉近关系,反而,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被认为是在干涉他人的隐私。

 抢着结账

西方人结账时喜欢采用AA制。虽然中国人每次结账不是AA制,但是长时间看起来,也是AA制。如果这次一个人请了,下次,其他人会回请。

客套和礼尚往来,有些场合是有另外一层含义的。比如,男女谈朋友。如果在谈朋友的时候,姑娘一直和你采用AA制或者讲究礼尚往来,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姑娘对你没有意思,她在婉言地谢绝你。相反,敢于让你请客,而不买单的姑娘,大多对你有意思。

中国人交往比较含蓄、客套,注意情面,所以,在交往时一定要看懂言语和行为背后的真意,不要误解别人。

 喜欢表示关怀

正由于中国人习惯于运用婉转的表达方式,所以话中有话是沟通时应该引起注意的地方。

 

第八讲  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技巧(下)

 

(二)恰当的使用肯定和赞美

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肯定或赞美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具体应用,在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西方更多的是使用当面直接肯定或赞美的方式,但是中国人更多的喜欢用间接的方式。

 

1.肯定、赞美的几种方式

 一对一单独进行

就是当下级获得优秀的业绩或者表现出了值得认可的行为的时候,上级对其面对面表示肯定或赞美。注意,这时的肯定或赞美不存在第三者。

这种肯定或赞美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多用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

 一对多进行

一对多又称为当众赞美,是指上级在很多人面前肯定或赞美业绩优秀者。这种方式的激励效果比一对一的明显,但也是有限的。

注意,在采用当众表扬或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切忌同时批评一个人,即不要将赞美一个人和批评一个人放在一起进行,否则,会降低赞美的作用。

 背对背间接的赞美

上述两种方式在西方企业中运用得比较多,而在中国的企业里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里更多的是采用背对背的间接的赞美。也就是“当面不夸,背后夸”,并且知道这一夸奖肯定会传播到被夸者那里。这一方式,也是中国人解决人际矛盾的常用方法。

 

 

2.使用肯定或赞美的几个原则

在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流行的名词——印象管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学会赞美。那么,恰当的使用赞美需要把握哪些原则呢?

 形式重于内容

在赞美和鼓励下属的时候,记住:形式往往重于内容。也就是说,说话时诚恳的态度更为重要,这样能使对方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古语有“貌在言先”,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要抓住细节

在赞美和鼓励员工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应该抓住细节。也就是说,赞美时不要讲大而空的话,要使用含有具体信息的载体。

 

3.应对赞美的两种策略

不仅要学会赞美别人,也要学会如何在得到赞美时,反过来赞美他人。具体而言,应对赞美主要有两种策略:

 适当的谦虚

谦虚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在中国的文化中,它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中国人比较喜欢谦虚,也喜欢谦虚的人。因此,当得到赞美时,要以谦虚的态度去面对。但是,谦虚不能过度,过度就等于骄傲。

 及时使用反赞美

这种策略是比较有效的,就是在得到别人赞美你的同时,你也要及时地寻找赞美别人的理由。

 

 

4.使用肯定、赞美需要积极的心态

发现对方的优点,并能够恰当、及时地使用赞美,应该成为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而这种职业习惯的获得,首先需要使用者具有积极的心态。具体而言,就是要具备佛教中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然后,再用足够多的赞美手段,赞美别人。

所谓“四无量心”,就是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事情。它的好处在于:让员工正确地面对考核,发现绩效当中不利中的有利之处,防止员工遇到负面信息就夸大其词。

 

与上司绩效沟通的技巧

 

1.与上司进行绩效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不重视沟通

很多员工心理上存在障碍,不愿与上司进行沟通,认为把脑筋放在与上司沟通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工作上。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与上司沟通应该是员工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忽视表达形式

很多员工认为与上司沟通应该讲究效率,有话直说最好。事实上,正如老子讲过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只顾自己痛快而不讲究表达形式的谈话,反而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2.与上级绩效沟通的五个原则

除了在心理上克服和上级沟通的可能障碍,还要在沟通时遵守如下的原则:

 有说有留

是指下级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最好不要把你知道的事情都汇报完,也不能将每件事都十分详细地说出来,而是要保留一些信息,等待着上司去问,这样就会加深上司对你的印象。反之,如果将所有做的事情都说完了,等上司问的时候,就会无话可说,这样,就有可能会给上司留下一个不完美的印象。

 意见遵从

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下属与上级之间也不例外。

和上级在一起,有时候下级必须提出不同的建议,才能够引起注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之所以能够拉近,原因就在于核心价值判断上是一致的。反之,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往往是在意见差异较大时拉开的,且这种距离又很难拉近。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尽量地减少此类矛盾。在涉及到核心价值观判断的问题上,下级应该和上级保持一致,遵从上级的意见。

 同中有异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下级和上级在沟通过程中,虽然要做到意见遵从,但是不能完全的附和,没有一点自己的意见,最好做到和而不同。

 一多一少

俗话说:“为臣之道在于知事。”也就是说,在与上级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自己的观点建议应该少,而具体信息应该多。你的工作不是说服上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上级说服你。领导往往是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而不是相反。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下属应该把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隐藏在具体的信息中,相信上级肯定有他自己的思考角度,不要强求他,更不能替他做决策、下结论、出实质性的建议。而是让他自己做决策,并且坚信自己的主管或上级能够做出英明的决策。

 小步慢跑

指的是下属在与上级沟通时,要注意做到有所保留,特别是在提建议的时候,不可一次提得太多,要一点一点的来。千万不可以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一次提出无数的建议和意见。因为,一般来讲,小步慢跑地提建议,也是影响主管比较有效的策略。一次少提点建议,多次地提,做到既有鼓励又有批评,效果比没有鼓励只有批评更好。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