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掌握的指标量化方法
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掌握的指标量化方法
培训管理者掌握绩效工具(二)
(三) 分解指标的方法
1.绩效指标的四分法——格里波特四分法
四分法的基本内容
格里波特四分法是从1996年开始被广泛应用的。它的理论前提是:将多数岗位都划分为四个关键的业绩领域:第一、数量纬度,包括总量、单位数量(包括比率);第二、质量纬度,包括精确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第三、成本纬度;第四、时效纬度,也就是任务完成得及时。
四分法的作用
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寻找指标;另外,还在深层次解决了绩效的制衡问题。
绩效管理的指标本身是矛盾的:如果只追求数量指标,必然带来质量指标的隐患。但这也不意味着单纯追求质量指标就是好的,这同样将导致成本和时效方面的隐患,它们也是一对天然矛盾。
因此,在设计关键业绩指标时记住:在追求四分之一的时候,还存在四分之三可以考核的地方。
四分法的使用方法
四分法的使用方法就是:先找到一个范围,然后再去选择指标。
所谓的“一个范围”就是围绕四个角度,在这四个角度之下,选择指标。这其中也有一定的技巧。
2.利用业务流程图分解指标
这种方法要求首先要明确某个部门某项工作的业务流程,然后从中寻找关键点。
【案例】
某公司的采购部门正在进行一个投资项目,要对其进行考核。
首先,涉及到“投资项目完成率”这个指标,它等于“实际完成件数”比“计划完成件数”。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指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绩效。它与改进性指标不同,改进性指标是针对那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指标,目的是为了改进。
其次,对指标中“实际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实质上,就是要在业务流程分析当中,找到一些关键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搜集数据”。因为,对于制造型企业的采购部来说,进行企业技术信息搜集难度很大,如果数据信息的搜集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其它的考核。而相对来说,后期的工作难度不大,且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后,具体设计具体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计划完成情况的指标可以参照它列出)。这就变成了对数据搜集的数量、质量(信息的可用性,具体包括提建议后的采纳数)、成本和及时性进行考核,这样就完成了对指标的分解。
3.利用账表法分解指标
企业有很多指标,比如涉及到营销费用、广告费用等指标,其中,财务类指标,应该予以特殊对待,建议采用杜邦分析法,也就是用财务的方法去分解。
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使用损益表上的目录。因为它有大量的财务指标,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门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4.如何使用鱼骨图和帕累托图确定指标
鱼骨图
六西格玛提出一种指标分解的方法,称为鱼骨图法。由于它的原理是寻找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鱼骨图又被称为因果图。在鱼骨图中,指标分解的过程,也就是寻找指标前因变量的过程。这时,主管的工作只需把部门指标分解为岗位指标即可。这里,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前提:影响绩效的因素,存在因果关系。
帕累托图
帕累托图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寻找那些20%的关键业绩指标。
它的操作方法是:把主要原因因素放在下面,作为结果变量,用柱条表示;然后再将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它们的累积变化用细线表示,那么,横轴就表示这些因素导致的变化;纵轴表示的是占不同比例的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底下两个高的柱子,几乎只有20%的数量,但这20%的数量,影响了细线走势,影响到了80%的数量。因此,得到一个判断,应该选择这两根高的柱子所代表的指标,这就是统计当中著名的“二八”法则。
(四)选择指标的原则和步骤
选择指标的原则
选择指标有四大原则:利润影响大、改善潜力大、波动比较大、绩效差距较大。基本上把握这四个关键原则,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选择指标的步骤
第六讲 主管如何掌握指标的难度
设计指标的方法
1.指标的三级划分
三级划分的原理
在目标管理中,人们心理可接受的指标范围应该为三级:第一级被称为“门槛指标”,也就是部门内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的指标;再往上一级,称之为“理想指标”,在状况、条件很好的时候,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第三级,称为“挑战指标”。
三级划分的好处
第一,从客观来讲,运用分级的方法,本身就在提升绩效。
第二,提升绩效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首先运用门槛指标使得平均线上去了,紧接着再用更高级的指标,这样指标变得越来越高,员工也变得越来越累,这就达到了考核的主要目的。
2.使指标发挥激励效果的技巧
以上是指标三级设计的一般原理,如果再追加一级,也就是在门槛指标下面再新增惩罚一级。它的作用是, 如果说60分做门槛指标设计的话,60分以下,零分甚至于-20分,是用来罚的。这里并没有奖励的概念,这就需要惩罚指标了。
总之,前三级属于正激励,最后再加一级属于负激励。
3.指标测算的数据来源与方法
如何搜集历史数据呢,通常是运用控制图观察平均值与变异情况,比如,可以测量1个月内早中晚三班成品率。但是,当没有历史数据时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比如,从前连招聘周期都不知的公司,通过考核,设计了工作记录,从无到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绩效得以提升。
抓好角色定位这个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除了有解决好角色与分工、克服权重避难、解决指标平移、避免目标争议、如何转变观念等上述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之外, 角色定位的问题也很重要。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企业领导喊落实,人力资源唱主角,部门主管重平衡,员工年底喊落实。”这其实是不对的,人力资源部的职责不是建立指标,而是管理指标、培训员工。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部门主管。
正确的分工应该是:企业领导重平衡,部门主管唱主角,人力资源部推动变革。
企业领导重平衡
只要企业领导重视绩效考核和管理,支持部门主管,绩效管理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反之,如果企业领导不支持你的工作,绩效管理一半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
除此之外,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工作也需要企业领导去做。比如,应该对一线的部门人员在奖金分配等问题上予以重视和照顾。像人力资源部这样的管理部门,在很多企业里是拿全员平均奖的。
部门主管唱主角
部门主管是绩效管理中的核心人物,他们制定KPI,分解KPI,对下属进行考核,提供绩效支持,以及内部沟通。
人力资源部推动变革
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培训资源,协调考核的流程,并且监督落实考核的执行,最终推动变革。
总之,在“立法、监督和执法”的问题上,人力资源部设计考核制度,人力资源部和企业领导对考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而真正的执行者是主管。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