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界定项目内涵—逻辑法
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界定项目内涵—逻辑法
1.界定项目内涵的原因和界定的内容
界定的原因
绩效考核是对照绩效标准检验工作结果的过程。因此,绩效标准对于绩效考核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绩效标准的制定往往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进行协商的过程。只有双方达成了共识,标准才有意义。而达成共识的前提是双方对考核项目的内涵具有统一的认识,此外项目内涵的界定还会影响考核所需数据的来源。所以界定项目的内涵对于绩效的考核意义重大。
界定的内容
界定的内容具体包括考核项目、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分母等。
界定项目是考核的基础
很多公司对采购部的考核都有及时供应比例这一项目,但是不同的部门这一比例的数据却有很大不同。采购部认为他们的及时供应率为100%或99.9% ,但是如果问生产部采购部的及时供应比例是多少,他们可能会说20%或者80%,他们很少认同采购部的结果。
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呢?主要源于他们对及时供应率的认识不同。生产部认为,及时是按照计划规定的某一个时间,到达指定的检查的地方。而采购部认为,只要不影响生产部生产,就是及时供应。而品管部则认为,只有等待品管部的质量检验合格,然后按要求供应生产部,才算及时供应。一个项目,三个部门有三种理解,这样肯定会影响项目的考核。
2.界定项目内涵的方法
项目内涵的界定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当然有些常识性问题是不需要提出来的,比如员工离职率,或者员工外部流失率,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如果要界定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录职的人数,录职的标准是什么呢?因此就不用界定了。再比如,招聘合格率与招聘及时完成率是两个概念,及时完成很简单,不需界定。合格就要界定了,是通过试用期,还是自然三个月之后。有很多概念,并没有惟一的标准,很多情况下是大家的一个共识和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往往不是哪个人所规定的,而是一些人协商的结果。所以,将不同的理解方式列出来,以便达成共识是重要的一步。经过大家的协商,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岗位职责,从所列的理解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解方式或答案作为这个疑问点的内涵。这样的内涵有广泛的基础,且符合实际情况。有些时候,协商的内涵可能与现行的做法和规定发生了冲突,这时需要将拟订的内涵与常规和现行的做法或规定进行比较,得出一致性结论,避免冲突。将界定的内涵以书面方式明确下来,并让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等相关人员都知道。若考核项目的内涵牵涉到太多的文字、数据、图表甚至实物样品时,应将它们附在其后。
项目界定中关键的一点,是把一个项目的内涵进行清晰描述,来确保数据的准确。如果公司刚刚开始导入考核,无法界定那么清楚,那么就可以界定大一点。
第二,如果界定的不是那么清楚,但并没有形成内部的很多冲突和矛盾,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这样就可以不必界定那么清楚。
第三,如果在考核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很多漏洞,导致考核数据来源有问题,内部争议和冲突比较大,那么就一定要界定得很清楚。最好的做法是,绩效结果应该在一开始就界定得尽可能清楚,如果以后大家都比较熟悉认可绩效结果,就可以开始淡化,这就是清晰—混沌、混沌—清晰的一个过程。
1.首先界定什么是满意,调查给予的评价分数达到80,表示员工满意。
2.再次界定参与培训的人数。累计参加培训时间达到总培训时间2/3的为参与培训人数。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